把广交会的精彩故事带回非洲尼日利亚记者团采访报道第121届广交会
4月27日上午,在中国驻拉各斯总领馆有关人员陪同下,来自尼日利亚先锋报、尼新社、太阳报等9家主流媒体的12名记者赴第121届广交会采访报道。广交会新闻发言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徐兵会见记者团一行。
徐兵代表广交会和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对尼日利亚记者团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广交会的基本情况和在促进中国对外开放及外贸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广交会为中国成为外贸大国作出了积极贡献。世界贸易组织(WTO)最新发布的全球贸易统计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出口额为2.1万亿美元,占全球份额13.2%,进口额为1.6万亿美元,我国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地位。在中国发展成为全球外贸大国的过程中,广交会功不可没。自1957年创办以来,广交会始终以促进外贸发展为己任,并根据形势发展变化不断改革创新,持续提升办展水平。展览面积从创办初期的9600㎡发展到118万㎡;参展企业从几百家增加到2.4万多家,私营企业从无到有,目前占比已达75.21%,成为广交会的主要参展主体;出口成交额从1754万美元增至近300亿美元,而且会后成交占通过广交会结识客户总成交额的比例,呈现逐届增加的趋势。广交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渠道。前20年,广交会是中国唯一的出口贸易促进平台;后40年,虽然各种线下线上贸易平台不断涌现,但广交会仍然是中国最大的、贸易效果最好的平台,其地位无可替代。
广交会致力于推动中国的外贸强国进程。作为中国外贸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广交会不断优化展区布局、经营主体结构和参展商品结构,重点支持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的产品出口。2004年第95届广交会首次设立品牌展区,引导中国企业不断提高品牌意识,建设并扩大自主品牌产品出口。目前广交会品牌展位占比达到20%,品牌参展企业2100多家。广交会建立了知识产权保护的专门工作机构,不断提升参展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依法维权自觉性,撑起了自主品牌建设的保护伞。广交会还通过创设广交会产品设计和贸易促进中心、广交会出口产品设计奖等举措,提升中国制造的设计创新能力,推动中国外贸转型升级。
广交会努力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当前,广交会正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贺信指明的方向,创新体制机制和商务模式,努力推动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促进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加大全球招商力度,到会采购商来源地和数量不断增加,从创办初期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1223人,增加到2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0万人。广交会从第101届起设立进口展区,为境外企业打开中国市场提供优质高效通道。广交会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大对沿线国家的招商招展力度,与沿线国家的政府机构和工商团体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本届进口展区沿线国家参展企业364家,占进口展区参展企业的58.7%。
徐兵表示,一直以来,广交会都是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展贸易合作的重要平台,非洲国家采购商踊跃到会洽谈采购。第120届广交会非洲采购商与会13,764人,占7.41%,其中尼日利亚采购商与会1530人,在非洲57个国家和地区到会采购商中位列第二。随着中尼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双方通过广交会开展贸易合作的前景更加广阔,希望双方继续加强沟通对接,挖掘合作潜力,为双边经贸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尼日利亚记者团记者表示,广交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展会,在非洲和尼日利亚具有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他们将利用到访第121届广交会的契机,广泛接触参展企业、了解展出商品,把广交会的精彩故事带回非洲,为促进中非经贸交流合作贡献力量。(广交会新闻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