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
本地动态
市场简讯
国际商机
经贸文告
会议回放
外汇牌价
外贸常识
人民币专栏
地区法规
跨境电商
自贸区专栏
   



厦门自贸片区挂牌八年来累计推出创新举措553项,全国首创126项——引领开放新格局 勇立潮头谱新篇

    挂牌成立八年,厦门自贸片区这片改革创新的热土,逐渐从“试验田”变为“丰产田”——累计推出创新举措553项,全国首创126项;厦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5个典型案例成为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占全国8%;国务院6批143项改革试点经验中,厦门经验占21%,推广落实率达到98.6%……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面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片区将对标对表国际一流、国内先进,充分发挥沿海近台区位特色和先行先试优势,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勇立潮头,勇毅前行,在建设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新体制与构建双循环格局中先行先试,探索出一批“厦门模式”创新经验,有力推动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集成——
    制度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季度是新一年开局的“第一棒”,开局就奔跑,厦门自贸片区释放出满满的“芯”活力。数据显示,今年1—3月,厦门自贸片区集成电路平台企业总产值达6.95亿元,同比增长44.8%。
      在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下,产业实现逆势劲增,离不开厦门自贸片区敢闯敢试的探索和长期精心的培育。
      “集成电路又称芯片,被喻为‘现代工业的粮食’,也是厦门市着力打造的千亿产业链之一。”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瞄准“芯”机遇,2019年,厦门自贸片区在全国率先开展集成电路保税流片,充分利用海关总署批复全国唯一“集成电路保税监管创新模式”这一政策优势,依托国家“芯火”双创基地开展集成电路研发保税,有效解决了全市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在研发初试阶段的税费和通关效率等问题。
      截至2022年底,全市通过平台享受集成电路保税监管模式试点的研发保税企业14家,量产保税企业12家,保税进口金额3475.28万美元,企业通关时间缩短50%以上。
      如今,集成电路已经成为厦门自贸片区着力培育的重点平台之一,作为主要产业载体,厦门自贸片区高崎园区的企业加速集聚。截至3月底,园区入驻企业217家,专精特新企业已达5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
      以制度创新助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厦门锚定的是集成式的制度创新,以平台建设为抓手,集聚资源要素,探索具有厦门特色的自贸区建设之路。
      挂牌成立八年来,厦门自贸片区聚焦厦门市“4+4+6”产业体系和商贸物流、机械装备等领先的主导产业,已重点打造了15个产业平台,并且通过持续优化“创新+数字+平台+产业”发展模式,培育发展新动能、经济新增长极,大力推进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提升国际高端产业竞争合作能力。
      “试验田”里的大胆耕耘,让产业硕果累累。“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成型,95%以上为外资OEM企业,承接业务80%来自海外;跨境贸易指标获评全国标杆,厦门跨境电商综合排名位列全国第一档;飞机租赁业务位居全国第四、二手飞机租赁业务位居全国首位、集成电路租赁额居全国前三;私募基金平台获评“跨境投资力”维度前十强……
    从2015年至2022年,厦门自贸片区行业增加值从385.28亿元增至1071.66亿元,年均增长15.7%,2022年度约占全市GDP的13.7%。融资租赁、航空维修、集成电路、跨境电商、文化创意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新兴产业占地区GDP比重已超60%。
    畅物流通道促融合发展——
    做强特色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能力
      4月19日,搭载着60标箱出口跨境电商货物的“华航6”货轮从海天码头出发,于次日抵达台北,成为厦门港首条直航中国台北的跨境电商航线,实现了厦门直挂台北电商快线北向通道运力零的突破,将和“小三通”厦金航线南向通道运力形成班次互补,进一步拓宽和提升厦门港对台海运通道的市场服务能力。
      福建自贸试验区因台而设,因台而特,积极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始终是厦门自贸片区的初心使命。3月初,厦门自贸片区海沧港综保区厦金航线跨境电商业务“扬帆起航”,让货物能“即验放即登船”,大幅提高跨境电商物流时效;3月底“厦金航线”增开,对台海运快件运输时效稳步提升。
      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片区持续发挥沿海近台优势,增强国际物流枢纽辐射能力,不断拓展对外经贸合作,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目前,中欧(厦门)班列已稳定开行中欧、中亚、中俄三条国际货运干线,主要通达12个国家和34个城市。“海丝”与“陆丝”无缝衔接,我国首个以航运为主题的“一带一路”国际综合物流服务品牌——“丝路海运”平台,已有100条命名航线,通达43个国家117座港口。
      就在不久前,“跨境电商+中欧班列+丝路海运”的新模式入选国务院服务贸易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畅通国际物流通道带来的是供应链、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全球机遇。
      “片区跨境电商进出口已突破100亿元。”上述负责人介绍说,深化贸易合作往来,厦门自贸片区坚持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两手抓”,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转口贸易与离岸贸易、贸易与工业一体化融合发展。
      过去3年,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由1000亿元增长至1800亿元,与东盟、美国、欧盟贸易稳定增长,形成以新能源电池、纺织品、矿产资源和原油大宗、粮食、航空和航材资产等为主力产品的贸易结构。此外,建发、象屿、国贸、紫金等具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主体高度集聚,煤炭、棉纱、纸浆等供应链业务居全国首位,构建全国首个政学企及机构共建供应链科创和人才服务体系,创设7个供应链金融区块链应用场景,中国供应链管理年会永久落地厦门。
    接下来,厦门还将发挥衔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联通两岸、辐射亚太地区的区位优势,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构建联通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助力我省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一带一路”开放合作引领区,共建金砖创新基地,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能力。
    优营商环境添城市“磁力”——
    引领示范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
      优质的营商环境如阳光雨露,是城市发展的关键竞争力。日前,《厦门市2023年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与优化港口通关环境工作方案》正式印发实施,聚焦优化口岸通关环境、提升港航服务质效、推进口岸数字化转型等五个方面,明确40项具体措施,进一步提升港口通关环境,助力港口高质量发展。
      “以提效降费促便利为抓手,大力提升口岸数字化水平,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实惠。”沛华运通国际物流(中国)有限公司厦门公司经理陆媛说。
      挂牌八年来,厦门自贸片区率先免除或降低集装箱查验费、港口设施保安费、货物港务费、引航费、锚地停泊费等5项政府性规费,发布厦门口岸“全流程阳光服务”收费清单,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推出集装箱“卸船直提”“抵港直装”等模式,提高港口作业效率。
      在数字自贸建设方面,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平台载体,厦门自贸片区发挥厦门电子口岸大通关一体化平台优势,优化整合“关、港、贸”资源,实现推进口岸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平台累计上线各类应用系统和功能模块90项,形成九大功能板块,业务覆盖整个厦门口岸,实现口岸业务办理的“一个窗口、一次申报、一次办结”。
      厦门自贸片区以海丝中央法务区自贸先行区建设为重点,多层次强化法治保障。已在全国自贸片区率先立法实施《厦门经济特区促进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建设规定》;率先全省出台针对法务产业、母基金等专项扶持政策;探索打造“国际法务运营平台”“知识产权要素供给侧保障集聚区”特色产业集聚区。
      去年12月,厦门自贸片区率先试行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选择登记确认制的企业可以通过全程网办办理注册登记,不用再提交股东会决议、任免文件等过程性材料,进一步为企业提供便利。
    如今,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让企业收获满满。而这样的获得感,也体现在数据中——2022年,厦门关区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24.34小时和1.09小时,同比分别压缩20.4%和30.1%,连续四年在“中国十大海运集装箱口岸营商环境评测”中获评最高星级;片区挂牌至2022年,累计新增注册企业48815家、注册资本8286.68亿元,累计注册外资2287家、合同利用外资989.24亿元。
    亮点点击
    探路先行 奋力打造一流法治服务高地
      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开展公益性法律讲座;举办专业论坛……入驻海丝中央法务区自贸先行区以来,北京安杰世泽律师事务所厦门分所主任安寿志博士感到忙碌而充实。“我们很乐意通过专业的法律服务帮助厦门乃至福建的企业‘走出去’,为提升海丝中央法务区自贸先行区的法律服务水平和国际影响力贡献力量。”安寿志说。
      2021年11月,海丝中央法务区在厦启动,海丝中央法务区自贸先行区正式揭牌。两年多来,厦门自贸片区积极为海丝中央法务区的建设探路先行。立足片区产业实际,自贸先行区聚焦国际商贸、海商海事、知识产权、金融等领域精准发力,率先全省出台针对法务产业、母基金等专项扶持政策;依托辖区内国际港航、国际商业、跨境物流等临港经济优势,积极建设“国际法务运营平台”和“知识产权要素供给侧保障集聚区”,引进国际组织、境内外仲裁机构、头部律所,努力打造国际商事海事争端解决优选地。
      目前,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ICDPASO)已在厦门设立全球首个代表处;海事仲裁、中国贸仲、北京安杰、北京隆安、印尼雷米等律师事务所等一批具有专业特色的知名法务机构、泛法务机构成功落地运营。高端法务、泛法务资源的集聚也让厦门自贸片区的法务服务能级显著提升。
      “我们希望借助海丝中央法务区的国际法务运营平台,抢抓机遇,趁势而上,大力拓展国际商事海事仲裁业务。”北京隆安律师事务所厦门分所主任戴明忠说。
      推动优质法律服务向线上延伸,向企业下沉,让社会共享海丝中央法务区建设成果,厦门自贸片区正为此努力不辍。厦门自贸片区积极参与建设“海丝中央法务区·云平台”,通过“线上云集聚”模式拓展法律服务新业态,打造数字法务区,为群众、企业提供随身法务服务。截至目前,已入驻法务服务机构2000余家,同时,设立海丝中央法务区自贸先行区服务大厅,开展两岸对台、对外经贸、知识产权等板块的法务服务,方便群众、企业“一站式”办理业务。
    对标先进、勇毅前行。“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拓展海丝中央法务区自贸先行区‘朋友圈’,以商带法、以法促商,探索打造海丝中央法务区国际法务运营平台‘生态圈’,推动海丝中央法务区自贸先行区高质量发展。”厦门自贸片区相关负责人说。
    金融赋能 持续释放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近期,厦门国贸矿业完成了好几笔资源类的跨境人民币业务,涉及金额1亿元。“通过离岸贸易的方式将资源出口国的产品转口到东南亚国家,使得远在千里之外的国外业务,成为厦门企业盘活资金、开拓国际市场的‘金钥匙’。”厦门国贸矿业运营管理部副总经理孙炳坤介绍说,这样的便利还得益于厦门在离岸贸易业务方面的持续创新探索。
      为保障企业“出海”拓市场、觅商机,厦门自贸片区早在2018年8月即在全国率先探索并落地离岸贸易业务。同时,通过设立业务推动和服务机制、建立多层次风险防范体系、出台财政扶持政策等系列组合拳,扎实推进离岸贸易业务健康稳定发展。2021年6月,在厦门自贸委与人民银行厦门市中心支行、外汇局厦门市分局共同推动下,厦门正式获批国家外汇管理局新型离岸国际贸易试点城市,成为全国5个试点地区之一。今年第一季度,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业务量达34.21亿美元,同比增长39.3%。
      “过去离岸贸易的收支需要向银行提供大量重复性的材料,如今手续在银行内部统合协调,为公司的跨境贸易结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孙炳坤说,通过离岸贸易政策,公司可以充分发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优势,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有效激发了厦门自贸片区内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厦门自贸片区还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助力企业发展。2021年,在厦门自贸片区与人民银行厦门市中心支行、外汇局厦门市分局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业务在厦门实施。目前已有厦门航空公司、宸鸿科技等60多家企业在试点银行办理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业务。得益于这项政策,相关企业在外汇结算方面成功实现“降成本、升效率、更便利”。
      “我们平均每天要处理超50笔跨境支付业务单据,以往每笔业务单据处理时间需要1~2天,如今缩短到了5分钟,极大提高了公司资金支付效率,降低了业务办理成本。”厦门航空有限公司规划财务部资金结算经理陈松长说。
      抢抓数字化发展的时代机遇,厦门自贸片区还高质量推进金融数字化建设,上线“海运费境内外汇划转支付”、“企业供应链融资和银行贷款用途跟踪”等7个区块链金融应用场景和1个类金融监管平台,设立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航运物流和台资企业融资增信基金,不断健全和完善金融区块链和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建设。
      “厦门自贸片区金融创新得到人民银行厦门市中心支行、外汇局厦门市分局的大力支持。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和人民银行厦门市中支、外汇局厦门市分局协同配合,深挖创新潜力,加大市场需求调研,紧贴国家金融改革方向,做大做强离岸贸易、私募基金、融资租赁、跨境金融和对台金融业务,通过科技赋能,在供应链、普惠金融等方面做出自己的特色。”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财金局副局长赖蓉华表示。

 



 



厦门市经贸信息中心版权所有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服务专线:0592-516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