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政经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新冠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冲击,美国单边霸凌主义给全球化造成深重灾难,中美博弈加剧,前景不容乐观。为应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央提出“双循环”发展战略,打造以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以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新特征和新态势。把握好“双循环”主基调,要以“内循环”为主体,以“高质量”发展为方向。内循环不是简单的内外两个市场的转换,也不是某些市场产品数量的增减,而是更加深刻的产业结构调整。
“十四五”期间,闽台产业合作应以“双循环”为主基调,在此战略框架下,扩大合作空间,提升合作水平,以“高质量发展”来促进闽台产业合作的深度融合。台资企业是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要使其成为“内循环”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
一、加强数字经济合作。由于受疫情冲击,世界贸易结构、商业模式、消费模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从而加快了数字经济的发展。我省数字经济有良好基础,台湾亦有比较优势,“十四五”应继续推动闽台数字产业合作的深化。
二、推动闽台从“传统制造业”合作向“智能制造业”合作转变。后疫情时代,对现有的传统产业合作提出了巨大挑战,凸显了发展智能制造对提升闽台产业合作层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鉴于我省台资企业中传统产业仍然较多,要借助疫情对智能制造需求所起的“催化效应”,加快推动台资企业传统产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变,将台资企业纳入省、市新一轮技改专项行动,发挥省、市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基金作用,支持台资产业转型升级。
三、加强民生产业合作。目前我省民生工业还有许多短板,有品牌的优质产品不多,一些家用电器、汽车、药品、化妆品、安全食品等高端产品还得依靠进口。推动内循环,必须提升民生产业合作水平,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四、持续推动现代农业合作,打造以内循环为主体的农业合作新格局,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多年来闽台农业合作走在大陆各省市前头,要持续加大合作力度,用新动能推动闽台农业在新业态、新模式上先行先试,不断推动我省农业高质量发展,使我省农业在“双循环”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