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
本地动态
市场简讯
国际商机
经贸文告
会议回放
外汇牌价
外贸常识
人民币专栏
地区法规
跨境电商
自贸区专栏
   



   

跨境电商保税备货模式将落地厦门

跨境电商保税备货模式将落地厦门
发布日期: 2018-11-28


  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政策

  适用范围扩大:

  从之前的杭州等15个城市,扩大到北京、南京、厦门等22个新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城市

  扩大享受优惠政策的商品范围:

新增群众需求量大的63个税目商品

 

  提高享受税收优惠的商品限额上限:

  ●单次交易限值由目前的2000元提高至5000

  ●年度交易限值由目前的每人每年2万元提高至2.6万元,今后随居民收入提高相机调增

 

  11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明年11日起,延续实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现行监管政策。同时,将政策适用范围从之前的杭州等15个城市,扩大到北京、沈阳、南京、武汉、西安、厦门等22个新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城市。对厦门跨境电商产业而言,期盼已久的保税备货模式将顺利落地,意味着厦门市民日常海淘的进口商品将不再局限于从海外跨境直购或绕道国内其他城市邮寄,而是可以直接从本地保税仓库发货。

  “这次政策的出台意味着保税备货模式的落地,补足了厦门在跨境进口试点方面的政策短板,拉平了政策距离,为厦门跨境电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厦门象屿跨境电商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吴鸿告诉记者,以前厦门口岸跨境电商进口只能做跨境直购,或是绕道其他城市备货,在成本上、时效上都大打折扣,也局限了产业的发展。

  据介绍,保税备货模式,通关监管方式为1210,采用的是试点货物暂存,即消费者在跨境电商平台下单之后,货物直接从保税仓发出,避免了国际运输线上的时间,让消费者能够更快取到货物。

  吴鸿介绍,未来政策落地后,市民不仅可以更快地拿到商品,厦门还将借鉴其他试点城市的成熟经验,尝试开展线下自提功能。“这意味着跨境电商产业实现‘前店后仓’,有效解决网上消费无法线下体验的问题,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

  厦门拥有良好的贸易基础以及海陆空物流通路优势,但由于政策上的不匹配,跨境电商产业起步较晚。近年来,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把跨境电商作为促进外贸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通过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引进龙头企业、配套扶持政策等措施,加快培育发展贸易新业态新模式。

此外,对市民而言,此次政策最直观的利好就是提高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商品限额上限,将单次交易限值由目前的2000元提高至5000元,将年度交易限值由目前的每人每年2万元提高至2.6万元,这意味着市民购买跨境电商产品可以更阔绰了。

 

  相关跨境电商巨头青睐厦门

  记者了解到,自今年7月获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以来,我市已经就如何更好地推动跨境电商发展方面作出规划,复制推广杭州“两平台、六体系”建设经验,在搭建通关系统、建立金融体系、对接海关等方面都进行了规划布局,并提前预留了保税备货的空间。

  此外,厦门跨境电商产业园积极对接网易考拉,并成功引进雅娜购等垂直电商平台,力促产业集聚发展。同时,园区内的跨境商品体验中心项目也于近日正式亮相,提前布局跨境电商新零售模式。

  在各方精心培植下,厦门跨境电商产业以对台海运快件为突破,如今业务遍布全球,吸引了亚马逊、京东、阿里巴巴等跨境电商巨头的青睐,成为我市外贸重要的新增长极。

 

 



 



主办单位: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承办单位:厦门市经贸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服务专线:0592-516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