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来自印尼的MV:UNIEVER V.1807轮运载着象屿集团首卷钢靠泊远海码头,并进入保税仓储,后续将分拨至世界各地。这是继5月21日海沧保税港区首批冷链转口贸易业务顺利开展以来,海沧保税港区迎来的又一批保税转口贸易业务,标志着厦门港在打造国际中转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自厦门自贸区成立以来,自贸委就致力于发展航运物流、口岸进出口、保税物流、加工增值、大宗商品交易等现代临港产业,并对标新加坡等先进港口,先后出台《厦门口岸降本增效工作方案》、《做大做强港口国际集装箱中转业务工作方案》和《厦门片区拓展国际集拼工作方案》等多个工作方案,鼓励和引导企业在充分利用自贸区先行先试的特点和保税港区的政策优势基础上,降本增效,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和服务水平,积极开拓发展创新业务。
此次卷钢保税转口贸易业务是厦门象屿集团携手厦门远海码头公司,充分利用各自在产业链整合、供应链整合、码头功能和集装箱航线的优势,强强联合,在厦门远海码头规划建设福建省首个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开展的首笔业务。
分拨中心将兼具临时仓储、保税、国际转口、散集转换分拨功能,尤其是创新的采取保税“散改集”方式,开展转口贸易业务,即货物以散杂货方式保税进口,并进入保税仓储,之后再按照客户要求以集装箱方式分拨到世界各地。初步估计分拨中心投入运营后将实现散装进口年货量30-40万吨,为厦门港带来1万标箱的年吞吐增量。
象屿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分拨中心的设立是象屿集团为贯彻国家“一带一路”积极外拓的指导方针,促进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深度融合,深化国际区域合作,在立足供应链、服务产业链,打造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流“四流合一”一体化流通服务平台的一次尝试,未来还将依托国际通道,叠加自贸区政策,创造更多的贸易机会,实现产业集聚,将厦门港建成东南亚重要的国际物流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