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
本地动态
市场简讯
国际商机
经贸文告
会议回放
外汇牌价
外贸常识
人民币专栏
地区法规
跨境电商
自贸区专栏
   



   

厦门自贸片区三周年:践行开放使命释放自贸红利

摘要:在国际化竞争中,营商环境是综合竞争力,是一个地方乃至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软实力,事关全局,利在长远。三年来,厦门自贸片区着力构建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在全流程推进“减法”改革,形成一套减环节、压时限、降成本的机制,走出一条独特的创新之路。
  
  79.49亿元
  
  截至2018年3月,自贸区法庭受理各类自贸区案件1778起、总标的18亿元(涉外、涉港澳案件71起);厦门国际商事仲裁院累计受理案件436件、总标的79.49亿元,其中涉自贸区案件183件、标的33.34亿元。
  
  190个
  
  率先实施“源头管理、口岸验放”的两岸商品快速通关模式,厦门口岸台湾食品进口货物批次占大陆50%以上,进口台湾水果占大陆八成。厦门两岸青年创业创新创客基地和云创智谷共入驻台湾企业或团队190个,台湾创客300多人。
  
  455.2亿元
  
  挂牌起至今年3月,累计引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企业146家,合同利用外资37.18亿元;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贸易455.2亿元,增长25.2%。
  
  在国际化竞争中,营商环境是综合竞争力,是一个地方乃至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软实力,事关全局,利在长远。三年来,厦门自贸片区着力构建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在全流程推进“减法”改革,形成一套减环节、压时限、降成本的机制,走出一条独特的创新之路。
  
  关键词:制度创新
  
  建设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是核心。三年来,厦门自贸片区深入实施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全面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
  
  挂牌至今,厦门自贸片区累计实施了234项试验任务,集成推出近343项创新举措(其中全国首创49项),向全市、全关区复制推广创新举措256项。经商务部评选,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占全国的16.7%,充分彰显改革创新试验田作用。
  
  2018年初,厦门自贸片区推出新一年试验任务78项,截至目前已实施19项,部分实施19项,完成率达28.21%。
  
  关键词:营商环境
  
  着力打造以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的政府现代化治理新模式。经第三方评估,厦门营商环境排名从2014年厦门片区挂牌前的全球第61位提升至当前第40位;片区内企业对自贸试验区创新政策好评率达96.9%。
  
  营商环境不断提升,为企业办事“增便利”,带来企业注册数量的爆发式增长。挂牌起至2018年3月,厦门自贸片区累计新增企业3.49万家,注册资本近5559.58亿元,其中新增外资企业2059家,注册资本987.26亿元(含台资企业1113家、注册资本189.07亿元),合同利用外资730.03亿元。
  
  关键词:产业发展
  
  以制度改革创新助力产业发展,大力打造航空维修、融资租赁、进口酒、跨境电商、国际航运中心等一批重点发展平台,形成航空维修、融资租赁、航运物流、国际贸易、高端制造、金融服务、创新创业等产业集聚。
  
  2017年,厦门自贸片区地区生产总值589.59亿元,比增11.9%;进出口贸易总额1598亿元,比增20.7%;税收总收入91.93亿元,比增16.3%,其中存量企业税收贡献率高达73.9%,新增企业税收贡献率从2015年的6.2%升至26.1%,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显著增强。
  
  关键词:两岸合作
  
  探索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充分发挥对台战略支点作用,推出一系列对台先行先试的创新举措,凸显了“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示范区”的引领示范作用。
  
  率先建立跨海峡人民币代理清算群,清算总量约占大陆近1/10。率先实施“源头管理、口岸验放”的两岸商品快速通关模式,厦门口岸台湾食品进口货物批次占大陆50%以上,进口台湾水果占大陆八成。国家级“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厦门两岸青年创业创新创客基地和云创智谷共入驻台湾企业或团队190个,台湾创客300多人。
  
  关键词:一带一路
  
  发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优势,从贸易平台、通关协作、设施互联等方面强化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联系,逐步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放合作新高地”。
  
  挂牌起至2018年3月,累计引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企业146家,合同利用外资37.18亿元;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贸易455.2亿元,增长25.2%。
  
  关键词:法治保障
  
  完善“立法引领+多元化纠纷解决”的自贸试验区法治保障新机制,建立自贸区法庭、自贸区检察室、厦门国际商事仲裁院、厦门国际商事调解中心等独具片区特色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截至2018年3月,自贸区法庭受理各类自贸区案件1778起、总标的18亿元(涉外、涉港澳案件71起);厦门国际商事仲裁院累计受理案件436件、总标的79.49亿元,其中涉自贸区案件183件、标的33.34亿元。
  
  2016年被福建省人大常委会、福建省政府法制办定为基层立法联系点,先后颁布实施《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在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暂时调整实施本市有关地方性法规规定的决定》《厦门经济特区多规合一管理若干规定》《厦门经济特区促进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建设规定》等3部地方性法规。
  
  制度创新 为全面深化改革探路
  
  厦门自贸片区扎实推进各项试验任务,累计探索出49项全国首创
  
  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企业设立全程电子化,率先全国实行税控发票网上申领;进口酒检验检疫快速通关,助力厦门跃升为酒类进口重镇;建成了全国参与部门最多、功能服务最多、服务企业最多、运行效果最好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助力通关便利化……
  
  敢于“涉险滩”,敢于“啃硬骨头”,三年来,厦门自贸片区扎实推进各项试验任务,在试验过程中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形成一批在全国、全省复制推广的创新经验,成功探索了一批独具特色的改革试点,在投资、贸易、金融、两岸交流合作、法治建设、政府职能转变等一批重点领域取得显著突破,累计探索出49项全国首创。制度创新上的持续探索,为自贸试验区建设增添了活力动力,为全面深化改革探路。
  
  厦门片区49项全国首创
  
  贸易便利化(25项)
  
  ●进出境邮件“移动式”通关模式
  
  ●海关通关移动综合服务平台
  
  ●进口酒检验检疫快速通关模式
  
  ●入境自用工业品“符合性验证”模式
  
  ●创新跨境电子商务高效便捷监管模式
  
  ●加工贸易单耗信任审核
  
  ●“关港贸”查验信息交互全程电子化
  
  ●船舶证书“三合一”并联办理
  
  ●入境大宗工业品联动检验检疫新模式
  
  ●国际航行船舶供水检验检疫“开放式申报+验证式监管”模式
  
  ●通关业务互联网全口径自主申报
  
  ●行邮物品“电子税单”
  
  ●保税仓库货物出库便捷通关模式
  
  ●报关企业申报多介质身份认证
  
  ●口岸检疫处理前置模式
  
  ●“单一窗口”海关税费自报自缴
  
  ●航空维修监管新模式
  
  ●电子关锁跨直属关联动模式
  
  ●入区加工
  
  ●试行分送集报货物“集中申报,分段担保”模式
  
  ●建立一体化监管制度促进飞机及零部件维修业务的发展
  
  ●创新包修转包航材流转监管模式
  
  ●保税料件交易
  
  ●“互联网+保税展销”模式
  
  ●先放行、后改单作业模式
  
  对台交流合作(8项)
  
  ●对台湾输入区内的农产品、食品等产品试行快速检验检疫模式
  
  ●打造两岸移动互联网联盟,创新两岸冷链物流市场合作机制
  
  ●建设两岸青年创客创新创业基地
  
  ●来厦非福建省籍人员赴金门游延伸至澎湖游
  
  ●非福建省籍居民赴台湾本岛游免于提交暂住证
  
  ●试点海运快件进出境业务
  
  ●大力支持发展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非银行金融业务和对台离岸业务
  
  ●旅游要素同业O2O交易中心
  
  投资便利化(5项)
  
  ●企业设立实行“一表申报”制度
  
  ●企业注册实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
  
  ●规划建设审批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个体工商户“口头申报、当场取照”简易登记注册模式
  
  ●冷链物流服务标准化制度
  
  政府职能转变(8项)
  
  ●推行税控发票网上申领系统
  
  ● “手机领票”便捷服务
  
  ●土地出让在线办理模式
  
  ●税收服务自助双向电子取件模式
  
  ●涉税电子文书网上送达服务
  
  ●国地税协同开展重点税源直报
  
  ●市场准入领域审批制度改革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事中事后监管(1项)
  
  ●监管风险防控清单
  
  法治化环境建设(2项)
  
  ●海事现场综合执法机制
  
  ●知识产权扶持与保护机制
  
  【片区概览】
  
  厦门自贸片区
  
  基本情况
  
  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形势下我国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施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
  
  ● 实施范围
  
  厦门自贸片区总面积43.78平方公里,包括两大功能园区:两岸贸易中心核心区(19.37平方公里),厦门国际航运中心海沧港区(24.41平方公里),2015年4月21日正式挂牌运作。
  
  ● 功能定位
  
  突出对台,对接“一带一路”,发展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国际航运中心、两岸金融中心和两岸贸易中心,努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示范区,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示范区。
  
  ● 目标思路
  
  将努力打造自贸试验区升级版,建设集贸易、投资、金融、科创的开放与创新为一体的综合改革区,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风险压力测试区,建设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治理能力的先行区,构筑企业“走出去”的桥头堡,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和创新发展先行者,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自贸片区
  
  三区一堡定位
  
  “三区一堡”,即建设集贸易、投资、金融、科创的开放与创新为一体的综合改革区,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风险压力测试区,加快建设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治理能力的先行区,构筑企业“走出去”的桥头堡。
  
  三年来,厦门自贸片区积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和最好水平,以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风险防范为底线,以投资、贸易、航运、金融、税收、法治、政府职能转变等领域为改革重点,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全面贯彻落实《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和《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实施方案》,自主创新滚动推出改革任务234项,圆满完成各项改革试验任务,达成或超过预期目标,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经验。

 



 



主办单位: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承办单位:厦门市经贸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服务专线:0592-516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