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
本地动态
市场简讯
国际商机
经贸文告
会议回放
外汇牌价
外贸常识
人民币专栏
地区法规
跨境电商
自贸区专栏
   



   

厦门自贸片区三周年:畅行“一带一路”加速互联互通

摘要:一方面,积极探索两岸交流合作的新领域、新机制、新路径,另一方面,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构建起互联互通、协同发展的“海丝”合作通道。成立三年来,厦门自贸片区紧紧围绕国家战略要求,为探索服务国家战略积累了新经验。

  
  中欧(厦门)班列架起中欧经贸合作的桥梁。(资料图)
  
  26项
  
  厦门自贸片区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进一步深化厦台经济社会文化交流合作,提出了60条贯彻落实措施。与此同时,厦门自贸片区结合先行先试的政策功能优势,研究提出自贸片区对台先行先试贯彻落实措施,重点从市场准入层面,围绕航运物流、服务业开放等领域研究提出了26项惠台举措。
  
  8成
  
  厦门自贸片区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率先实施“源头管理、口岸验放”的两岸商品快速通关模式,厦门口岸台湾食品进口货物批次占大陆50%以上,进口台湾水果占大陆8成;创造性开展对台海运快件拼箱业务,建成厦台海运快件监管平台,2018年1-3月,对台海运邮快件247标箱,共95.15万件,比增133.02%。
  
  289列
  
  2015年8月16日,厦门率先开通全国首列从自贸试验区始发的中欧班列。截至目前,班列已开通5条国际线路,通达10个国家、14个城市站点,为台湾企业和东南亚地区货物快速走向欧洲市场提供便捷通道。截至2018年3月,中欧(厦门)班列累计发运289列,累计货值46.4亿元,铁路运输首次超过空运成为厦门第二大出口运输方式。
  
  2017年4月21日,首趟中欧(厦门-莫斯科)直达班列从厦门自贸片区海沧园区出发。(资料图)
  
  一方面,积极探索两岸交流合作的新领域、新机制、新路径,另一方面,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构建起互联互通、协同发展的“海丝”合作通道。成立三年来,厦门自贸片区紧紧围绕国家战略要求,为探索服务国家战略积累了新经验。
  
  探索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新路径
  
  “目前,我们正因应市场需求,和大陆四家三甲医院开展深度科研合作。”上个月,台湾丽宝生命医学在厦门自贸片区设立的丽宝生医(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迎来一周岁生日,公司副总经理李文荣说,落户厦门自贸片区一年来,感触最深的就是这里优越的营商环境,“尤其是对台商有许多优惠政策。”
  
  就在近期,厦门对台举措再度“加码”:厦门自贸片区结合先行先试的政策功能优势,重点从市场准入层面,围绕航运物流、服务业开放等领域研究提出了26项惠台举措。
  
  三年来,厦门自贸片区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充分发挥对台战略支点作用,推出一系列对台先行先试的创新举措,推动两岸合作机制进一步升级,合作途径进一步拓展。其中,率先实施“源头管理、口岸验放”的两岸商品快速通关模式,厦门口岸台湾食品进口货物批次占大陆50%以上,进口台湾水果占大陆8成;率先采信台湾地区认证检测结果,促进台湾产CCC认证产品入境;率先试点两岸海运快件业务,实现快件专区双向运营,创造性开展对台海运快件拼箱业务,建成厦台海运快件监管平台,2018年1-3月,对台海运邮快件247标箱,共95.15万件,比增133.02%。
  
  厦门自贸片区还着力打造台胞往来的便捷通道。优化完善厦金“小三通”,使厦金客轮电讯检疫率提高到90%,通关速度提高50%;首创海峡间游艇旅游方式,先后组织10余艘游艇组团直航金门;率先实现台车入闽自驾常态化,成为两岸自驾游目的地和集散地……
  
  惠台举措对台资台企产生了独特的“虹吸效应”。三年来,首家台资旅行社雄狮(福建)国际旅行社、首家台商独资海员外派机构厦门台塑兴公司、首家获得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的台湾独资机构沛亚人力、首家台湾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台湾大陆通商专业事务所,在厦门自贸片区扎根、成长;厦门自贸片区已注册21户台湾自然人个体工商户;厦门自贸片区率先建立的跨海峡人民币代理清算群,清算总量约占大陆近1/10。
  
  为吸引更多台湾青年来厦创业就业,厦门自贸片区努力搭建好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如今,国家级“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厦门两岸青年创业创新创客基地和云创智谷,共吸引190个台湾企业或团队、300多名台湾创客到此追逐创业梦想。
  
  拓展国际物流新通道和“海丝”合作新空间
  
  在汽笛的长鸣声中,满载货物的中欧(厦门)班列从厦门自贸片区出发,奔向一条横贯亚欧大陆的经济大动脉。中欧(厦门)班列成为国际物流新通道。2015年8月16日,厦门率先开通全国首列从自贸试验区始发的中欧班列。截至目前,班列已开通5条国际线路,通达10个国家、14个城市站点,并通过海铁联运延伸至台湾地区和东南亚,为台湾企业和东南亚地区货物快速走向欧洲市场提供便捷通道。
  
  某种程度上来说,行进中的中欧(厦门)班列是连接厦门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新丝路”,它架起了中欧经贸合作的桥梁,使厦门作为 “陆丝”与“海丝”无缝对接的陆海枢纽城市的区位优势得以显现。
  
  以中欧(厦门)班列常态化运营为契机,成立三年来,厦门自贸片区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优势,注重“引进来”“走出去”有机结合,从贸易平台、通关协作、设施互联等方面强化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联系。
  
  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体系,搭平台、建机制是关键。厦门自贸片区推动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金砖国家建立合作机制,建立了厦门市境外投资服务平台和厦门“走出去”服务联盟。依托平台,厦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蛋糕”越做越大:象屿集团投资120亿元建设印尼不锈钢冶炼项目,世界500强马来西亚常青集团投资建设东南燕都项目,新高绵农业公司投资9000万美元建设“柬埔寨厦门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三年的实践证明,“一带一路”与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有机结合,开创了对外开放新局面,厦门自贸片区逐步成为“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开放合作新高地”。截至2018年3月,厦门自贸片区累计引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企业146家,合同利用外资37.18亿元。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贸易455.2亿元,增长25.2%。对接国家丝路基金,设立境外股权投资引导基金,代理清算群辐射“海丝”沿线,16个国家和地区在厦开立73个人民币代理清算账户,跨境人民币业务结算量达574亿人民币。
  
  【政策点击】
  
  扶持租赁业发展
  
  2015年10月,厦门市出台《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租赁发展办法》,鼓励租赁业在自贸试验区内集聚发展。
  
  ●实施落户奖励
  
  对在我市新设立或新迁入的租赁法人企业,按其到资情况给予落户奖励:注册资本实缴5000万元~10亿元(含10亿元)的,按注册资本的1%给予奖励,最高奖励1000万元;实缴在10亿元以上(不含10亿元)的,超过部分每增加1亿元增加200万元的奖励,最高奖励3000万元。
  
  ●实施购租房补贴
  
  购地自建办公用房建筑面积自用率达60%以上者,给予办公用房建设费用补贴;购买自用办公用房的租赁法人企业按购房房价的10%给予一次性补贴(每平方米最高不超过1000元),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分五年平均支付;对租赁自用办公用房的租赁法人企业,连续五年给予比例不等的租房补贴。
  
  ●实施业绩奖补
  
  对年实际租赁额超过5000万元(含5000万元)的租赁企业实施配套业绩奖补:租赁企业购入设备并被我市企业租赁使用的,按该笔业务当年度开具增值税发票不含税金额的5‰给予奖励,每年度总额不超过200万元;租赁企业购入我市生产设备开展业务的,按照该笔业务当年度开具增值税发票不含税金额的6‰给予奖励,每年度总额不超过300万元。
  
  鼓励发展  
  股权投资类企业
  
  厦门市人民政府于2013年12月和2015年6月分别出台了《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股权投资类企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和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股权投资类企业发展办法》。
  
  对自贸试验区内的股权投资类企业注册资本最低额、首期资金出资比例、资本金足额到位期限、高管人员资质条件等不作限制,但高管人员存在《公司法》规定不得担任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情形除外;股权投资企业和股权投资管理企业自股权投资收益(含股权转让收益和管理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分成)在厦门缴纳首笔企业所得税或者个人所得税起五年内,按照缴纳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地方分成部分的90%给予奖励;同时设立企业落户奖、本地经济贡献奖、购房补贴、租金补贴、人才奖励、经营奖励等;设置风险补助。
  
  厦门自贸片区出台 
  26项惠台举措
  
  近日,厦门市进一步深化厦台经济社会文化交流合作,提出了60条贯彻落实措施。与此同时,厦门自贸片区正在结合自贸试验区政策功能先行先试,提出26项惠台举措,进一步放宽对台开放领域,探索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开放政策。
  
  [1]争取国际中转集拼试点口岸,做大转口集拼业务。
  
  [2]推进厦门开展台湾货物的过境业务。
  
  [3]探索研究在厦门港建立离岸转运功能。
  
  [4]做大对台海运快件业务。
  
  [5]争取闽台游艇自由行便利政策,推动厦金游艇自由行和常态化通航。
  
  [6]推进厦金经贸合作。
  
  [7]探索对台检验检疫合作新机制。
  
  [8]建立台湾医疗机构信任清单。
  
  [9]对台湾地区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实施“准入标准+备案清单”的管理模式。
  
  [10]支持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园建设,开展集成电路产业链保税监管模式改革。
  
  [11]扩大对台和“一带一路”区域文化产业合作,推进文化产业集聚发展。
  
  [12]做大大嶝台贸小镇。
  
  [13]放宽台商经营国际船舶相关业务。
  
  [14]台资企业和台湾同胞可在自贸片区内以独资形式从事娱乐场所经营,可设立独资演出经纪机构。
  
  [15]探索一定投资比的台商合资企业按陆资企业管理。
  
  [16]深化对台金融改革和创新。
  
  [17]探索在自贸片区设立认证保税金属交割仓。
  
  [18]积极推动两岸征信机构合作与交流。
  
  [19]鼓励以自贸片区为平台开展两岸知识产权运营。
  
  [20]成立台商知识产权一体化保护中心。
  
  [21]大力推进青创基地建设。
  
  [22]台湾同胞可报名参加53项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和81项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考试。
  
  [23]为方便台湾同胞在大陆应聘工作,推动各类人事人才网站和企业线上招聘做好系统升级,支持使用台胞证注册登录。
  
  [24]探索认可区内台胞提供的在台纳税记录。
  
  [25]完善自贸片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26]鼓励台湾同胞和相关社团参与大陆扶贫、支教、公益、社区建设等基层工作。

 



 



主办单位: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承办单位:厦门市经贸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服务专线:0592-516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