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
本地动态
市场简讯
国际商机
经贸文告
会议回放
外汇牌价
外贸常识
人民币专栏
地区法规
跨境电商
自贸区专栏
   



   

福建自贸试验区一周年专题报道:审批门外汉的“省心经”

摘要:据统计,截至目前,福建自贸试验区平潭片区已有124个政府投资项目和15个社会投资项目受益于“四个一”的投资管理体制改革。

  区别于传统的投资审批模式,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四个一”运行模式到底有何好处?
  
  位于福建自贸试验区平潭片区金井湾园区的海西进出境动植物检疫隔离处理中心,眼下正在进行施工图的设计,一旦完成,就进入施工设计和招投标审批阶段。
  
  这家2013年底成立的中心,对“四个一”的体验,无疑很有发言权。
  
  中心集进出境动植物检疫、隔离、检测、处理等功能于一体,建成后,平潭口岸将有条件向质检总局申请进境种苗、进境水果、进境肉类、进境水生动物等指定口岸资质。
  
  但是,当福建检验检疫局启动中心建设时,项目部的工作人员却“抓瞎”了。
  
  “我们长期从事业务工作,哪懂项目的审批程序。办审批,我们是不折不扣的门外汉。”中心主任章溯说。
  
  咋办?章溯和同事们咨询专业人士后,归纳一张审批流程图。“看完图,吓一跳。光是前期审批手续就要330到350个工作日,盖近百个章。”章溯说,“而且,这些手续,互为前置的多、互为制约的多,就像一张蜘蛛网。”
  
  正在犯愁之际,改革之举给章溯带来希望。
  
  去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平潭综合实验区行政审批局组建设立,“四个一”改革有了“火车头”。
  
  “车头”如何牵引改革?平潭行政审批局项目投资处处长张功亮娓娓道来:
  
  原来投资项目审批涉及的36种表格,现在合并为一个阶段一张申请表,256项申请材料精简到19项,精简幅度超90%;
  
  行政审批局窗口统一受理,全程采取“一个窗口进、一个窗口出”,避免重复收件;
  
  各职能部门并联审查,行政审批局汇总协调,破解互为前置瓶颈,并引入职能部门审查“超时默认”“缺席默认”等机制,提高审批效率;
  
  投资项目审批通过后,统一加盖行政审批局公章,将整个审批过程的99个章变为1个章。
  
  “这下省心了!”章溯说,在第一阶段办审批时,需通过用地用林审查,按惯例,用地审查15个工作日、用林审查30个工作日,但现在分别是3个工作日和5个工作日,“而且,由于是并联审批,实际5天就全搞定了”。
  
  在去年12月进入第二阶段审批后,原来预估需要近80个工作日办清的审批事项,只用了20多个工作日。
  
  “办完四个阶段的审批,总共至少比原来缩短三分之二的时间。”张功亮说。
  
  “现在,行政审批局替业主跑审批,督促相关部门在承诺天数内办结,咱们业主更轻松了。”章溯说。
  
  据统计,截至目前,平潭片区已有124个政府投资项目和15个社会投资项目受益于“四个一”的投资管理体制改革。
  
  (原标题:审批门外汉的“省心经”)

 



 



主办单位: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承办单位:厦门市经贸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服务专线:0592-516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