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
本地动态
市场简讯
国际商机
经贸文告
会议回放
外汇牌价
外贸常识
人民币专栏
地区法规
跨境电商
自贸区专栏
   



   

广东凝聚改革精气神加快建设自贸试验区

摘要:广东自贸试验区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既来源于政策的支持,也来源于党员领导干部思想认识的提高。党员领导干部以“三严三实”的要求,凝聚改革精气神,推动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广州南沙首创企业设立登记“一口受理”制度,在全国得到广泛推广;深圳前海贡献73项改革创新成果,其中31项被纳入广东自贸试验区首批60条创新经验中;珠海横琴金融创新取得突破,已引进金融类企业2260家,注册资本总额2130亿元,管理资产超过1.7万亿元……我省自贸试验区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既来源于政策的支持,也来源于党员领导干部思想认识的提高。党员领导干部以“三严三实”的要求,凝聚改革精气神,推动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按照严实要求 履行职责使命
  
  坚持边学边查边改,用“严”和“实”的标准严格要求党员领导干部,提高思想觉悟,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把理想信念和自贸试验区开发建设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广州南沙新区片区通过专题学习研讨会,促使党员领导干部树立高度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肩负起国家级新区和自贸试验区“双区”叠加发展的战略使命;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在征地拆迁等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上充分尊重民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切实改善民生,在建设一座面向未来的理想之城的同时,在老百姓心中筑起一座以人为本的“心城”。
  
  深圳前海蛇口片区通过“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形成共识:深入践行“三严三实”,以“马上就办、使命必达”的作风和干劲,加快推动前海各项工作;真抓实干,推动前海蛇口自贸新城建设,尽快实现前海蛇口片区“出形象、聚人气、见效益”,努力将前海蛇口自贸新城打造成为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新的标杆和典范。
  
  珠海横琴新区片区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进一步统一思想、求真务实、锐意创新,围绕对接国际投资贸易规则和构建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营商环境,加快横琴片区改革创新步伐。大力践行“三严三实”精神,坚持从严上要求、向实处着力,一心一意谋发展、锐意进取勇创新,确保专题教育出实招、创实绩,推动横琴各项改革创新举措全面落实。
  
  优化发展环境 提高办事效率
  
  有了专题教育的理论指导,我省自贸试验区党员领导干部坚持“学以致用”,以严实作风,高效服务群众,持续推动广东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发展。
  
  以前,企业在南沙报关,要跑东跑西,劳神费力,如果急着出货,公司一般要安排两个人,一人在公司电脑录入报关单,另一人跑现场。现在,广州海关在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率先启动“互联网易通关”改革,把海关主要通关业务迁移到线上,实现重要通关环节“零跑动”、“零耗时”。如今一个报关员坐在电脑前,鼠标一点,轻轻松松就可以自助办理报关、查验、缴税等各项通关业务,企业的管理成本因此降了一半。上述情况,是我省自贸试验区借助政策优势推进改革创新的一个缩影。
  
  自“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展以来,我省3个自贸试验区片区结合解决群众办事难问题,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清理。广州南沙新区片区全面梳理直接面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行政职权以及应尽的责任义务事项,编制权责清单,合理界定政府和市场边界;深圳前海蛇口片区调整、简化、取消、合并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完善前海e站通“并联式、一站式”服务工作机制,实行“一口受理、一站式审批”;珠海横琴新区片区梳理了包括9个部门的150项行政审批、92项行政服务事项,通过全面精简提质增效,同时率先开展行政综合执法改革,优化政务环境。
  
  与此同时,对应广东自贸试验区3个片区建设的广州、深圳、拱北直属海关,在海关总署支持广东自贸试验区措施的政策框架内,牢牢把握各片区的功能定位和市场需求,分别制定了10条、30条和18条细化措施,简化手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推动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2015年,广东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立企业5.6万家,注册资本在1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企业超过220家,还有31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广东自贸试验区兴办了50多个项目,在全国4个自贸试验区中居于前列。2015年10月,广东自贸试验区公布了首批60条创新经验,这些创新经验获得了商务部的肯定。60条创新经验包括31项“投资贸易便利化”经验、12项“粤港澳深度合作”经验、13项“业务创新”经验和4项“事中事后监管”经验。
  
  不断深化改革 形成创新经验
  
  在推广企业设立登记便捷新制度上,广州南沙新区片区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14年11月开始,南沙实施企业设立登记“一口受理”新制度,申办人不必再在多个单位窗口来回奔波,办证时间也从原来的2周以上大幅度压缩至最快1个工作日(24小时)。2015年4月广东自贸试验区挂牌后,“一口受理”模式不断深化改革。到2015年12月,南沙“一口受理”平台已实现了工商、质监、国税、地税、公安、发改、投促、人社、统计、食药监、海关、检验检疫等12个部门的“十一证三章”联办,成为全国实现市场准入联办证件最多、最快的地区。除《食品经营许可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证》外,申请人仅需往返“一口受理”窗口2次,最快1个工作日(24小时)内即可领取以上证章,共简化了约35份申请材料、节省了约30个工作日。2015年7月,南沙发出首张“一照一码”新式营业执照,这比全国实施“一照一码”政策要早2个多月。据统计,在新制度的促进下,截至2015年末,南沙新区当年注册企业达7589家,同比增长320%,注册资本达964.8亿元,同比增长255%。
  
  在广东自贸试验区公布的首批60条创新经验中,深圳前海蛇口片区就贡献了31条。2015年10月,深圳前海蛇口片区在前海召开改革创新成果发布会,晒出挂牌半年来沉甸甸的改革创新成绩单。比如,率先实现外商投资准入“一口受理”,实行备案管理的外商投资企业3天内办完所有手续;率先开展外债宏观审慎管理试点和外资控股合资证券公司、合资基金公司试点,在金融业对外开放领域走在全国前列;率先推动深港检测结果互认,红酒等部分产品实现“一张证书深港直通”等等。目前,前海蛇口片区基本实现行政审批“零收费”、社会治理“零罚款”、企业设立“零跑动”。此外,前海社会主义法治示范区建设取得新突破,组建了全国唯一的自贸试验区仲裁联盟并常态化运作,成立自贸试验区金融仲裁中心,5家粤港合伙型联营律师事务所和3个国家级域外法查询机构落户前海。在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下,前海蛇口片区各类企业加速聚集。截至2015年末,前海蛇口片区注册企业达7.39万家,注册资本合计达33428.64亿元,实收资本合计3548.52亿元。自挂牌以来,片区新增注册企业达3.62万余家。
  
  珠海横琴新区片区以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10项指标为指南,对标国际贸易投资规则,出台120余项改革创新举措。其中,“政府智能化监管服务新模式”被评为2015年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案例”;17项改革创新措施成为广东省首批27项可复制推广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6项改革创新案例入选广东省自贸试验区首批制度创新案例。在金融产业创新方面,横琴片区有多项成果走在全国前列,比如全国首发银联标准多币种卡、全国率先开展本外币兑换特许机构刷卡兑换业务、全国率先开展跨境车辆保险业务、全国第一批开展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意愿结汇试点等。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横琴以建设“金融岛”为目标,深化金融领域开放。目前,横琴引进的广东金融资产交易中心,一年多来实现交易量4300亿元,位列全国第二位;横琴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是全国首个知识产权运营特色试点平台;稀贵商品交易中心、国际商品交易中心、产权交易中心等运作良好。截至2015年末,横琴累计登记注册企业1.5万多家,引进和在谈世界500强企业52家,国内500强投资项目76家,82个重点在建项目共投资超过3200亿元。其中,已引进金融类企业2260多家,注册资本总额2130亿元,管理资产超过1.7万亿元,聚集创新性金融要素交易平台11家。
  
  (原标题:凝聚改革精气神 加快建设自贸区)

 



 



主办单位: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承办单位:厦门市经贸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服务专线:0592-516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