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厦门检区出口工业产品退运调查典型案例

 

2014年厦门检区出口工业产品退运调查典型案例

 

案例一、出口手动轮椅车轮放射性超标遭美国退运

案例描述:20144月,厦门某公司两批出口美国的手动轮椅车车轮遭退货,退货原因是放射性钴-60超标。厦门检验检疫局取样进行核素分析检测,确认该车轮中直头不锈钢辐条的60Co检测值为6.50Bq/g,超国家标准免管值的65倍。厦门检验检疫局立即集中封存所有受放射性污染的手动轮椅车车轮,并联系福建省辐射环境监督站进行收储,防止退运货物流向国内市场。经调查,直头不锈钢幅条是该公司向某五金企业购买的配件,公司未对幅条进行放射性检测就直接用于生产,出口时也未对车轮成品进行放射性检测。

案例提示:放射性超标产品不仅对消费者会造成人身伤害,对企业生产人员、运输销售人员的身体健康也会造成不良影响。金属制品放射性超标往往是在生产冶炼过程中受到放射性物质污染或加入受放射性污染的废旧金属所致。金属制品出口企业应加强放射性监测的管理,规范从进货、贮存、加工到销售全过程的放射性监测活动,如发现现场监测值异常应尽快送专业试验室进行核素分析,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案例二、出口汽车车灯无LOA认证被南非禁止入境

案例描述:20145月,厦门某公司出口的汽车车灯因无LOALETTER OF AUTHORITY)认证被南非禁止入境。经厦门检验检疫局调查,该批汽车车灯生产企业系首次出口南非,不了解南非对该产品有LOA认证要求,纯粹按国外客户的要求生产出口,不符合认证要求被禁止入境。鉴于重新申请LOA认证需较长时间,将致使该批货物产生高额的滞港费,故该批汽车车灯制造生产商主动要求退运。

案例提示:南非是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之一,也是非洲第一大经济体和国际新兴市场代表。出口企业在面对新市场、新商机时,应与国外客户进行充分沟通,及时了解进口国家地区技术贸易措施要求,并将相关产品标准及退货责任写入合同条款,明确双方责任义务,避免退货产生的纠纷和损失。

案例三、出口灯具存在安全隐患被日本退货

案例描述:20148月,厦门某公司出口的灯具遭日本退货,原因是该批货物上没有体现PSE认证标志。按照日本DENTORL法(电器装置和材料控制法)规定,498种产品进入日本市场必须通过安全认证,否则不能在日销售使用。厦门检验检疫局对该批退运货物现场抽样检测,发现产品存在以下安全隐患:1.爬电距离不符合要求;2.耐压试验发生击穿现象。经检验检疫人员分析,上述问题属设计缺陷,这也是该企业无法获得日本相关进口商品认证的原因。厦门检验检疫局依法监督该企业将相关产品拆解回收,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国内市场。

案例提示:随着我国取消了大部分工业产品出口法定检验要求,部分出口企业放松了自检标准,造成产品质量问题被退运,给企业造成损失。厦门检验检疫局提醒广大出口企业:一是在取消出口产品法定检验的形势下,企业作为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应加强出口产品的企业自检,加强人员培训;二是及时了解国外相关产品的准入要求及标准变化,以适应行业发展要求。

 

案例四、出口服装遭意大利客户恶意拖欠货款导致退货

案例描述:20141月,厦门某服装公司出口意大利的一批服装被退货,退货原因是无法收回货款。经厦门检验检疫局调查,该意大利客户经由第三方介绍,出口企业对其了解不多,基于盲目信任对该客户采用了无保障的货到付款方式。该批货物出口到意大利后,由于客户的问题导致产品滞销,进而恶意拖欠货款,出口企业无奈只能要求退货。厦门检验检疫局建议该出口企业对货物重新包装,销给新的其它客户。

案例提示:厦门检验检疫局提醒各出口企业,对于不熟悉或者对信用度了解不多的客户,应采用信用证等对卖方有利的付款方式,以免出现意外问题,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案例五、出口装载机不符合马来西亚包装要求遭退运

案例描述:20148月,厦门某公司出口一批装载机因包装规格数量问题被马来西亚海关退运。经厦门检验检疫局调查,该出口企业近几年来出口马来西亚的装载机均按照CKDCompletely Knock Down ,全散装件,即以全散件形式作为进口整车车型,在进口地组装成整车)申报并未出现违规,但此次货物到港后恰逢马来西亚斋月(628-7月28),马来海关重新认定该批装载机包装规格不符合CKD要求。新规定要求的包装方式是将整机拆成19件,但实际发货时只将整机拆成了9件,因此马来海关坚持按照新规定要求重新发运该批货物。出口企业只好按照新规定将货物退回重新拆解,达到对方海关要求后重新发货。

案例提示:厦门检验检疫局提醒出口企业,一是在出口不同国家及地区时,应充分考虑当地各项规定,甚至包括当地的风俗民情(例如穆斯林斋月,当地有些政府部门每天只上半天班,甚至不上班),合理避开相应的时间和规定,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二是签订出口合同应尽可能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落实相关责任,在出现问题时把损失降到最低。

案例六、出口台湾LED显示器发错规格导致退货

案例描述:20144月,某公司出口台湾的LED显示器因企业装货人员疏失,将17英寸的显示器当成18.5英寸的显示器发货遭台湾退运。经厦门检验检疫局调查,在核对货物信息后,确认该批货物确为货物装运错误,企业换货后重新出口。

案例提示:厦门检验检疫局提醒出口企业,此类情况虽然不是产品质量问题,但由于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及工作人员的疏忽大意,导致企业承担退货风险。所以企业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也应该提高内部管理和流程管控,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案例七、出口菲律宾混流扇存在异味遭退货

案例描述:201412月,厦门某公司出口菲律宾的混流扇因消费者投诉产品使用过程中存在异味而被退货。经厦门检验检疫局调查,该产品在开机一段时间后的确会产生异味,原因是产品马达曾使用特殊溶液浸泡,且产品本身设计也存在问题,吹风过程会致异味散出。厦门检验检疫局建议出口企业将马达退原供货商处理,确保不再发生类似问题。

案例提示: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市场监管体系完善,用户体验已成为消费者购物的重要标准之一。厦门检验检疫局提醒相关出口企业,除了重视出口产品的质量外,还应加强产品的用户体验测试,特别是对于消费类产品更需注意。

案例八、多批次出口太阳眼镜遭遇退运及通报

案例描述:2014年度,厦门本地多家知名的眼镜生产企业出口的多批次太阳眼镜遭受美国、德国、中国台湾等多个国家与地区退运,并多次被美国FDA通报。其中有7批次因未使用抗冲击镜片、使用材质未在FDA注册清单中等原因被遭美国国FDA通报,拒绝进口,其他退运原因包括:镜架外观不良、镜脚印字不清晰、镜片磨损、镜架油漆脱落等质量方面的原因问题。经厦门检验检疫局调查,遭遇退运所反映的问题有:一是企业不了解进口国相关法律法规。如美国FDA经常修订其技术性法律法规,且标准日趋严苛,产品出口风险增加;二是多方贸易导致信息沟通不畅。部分退运货物属中间商贸易,因中间商不能明确进口国对产品材料的质量要求,对原材料使用与目标市场要求衔接不到位,导致产品遭遇退运;三是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存在漏洞。出口企业往往在生产线上完成成品检验,但未对产品的包装、装箱过程实施品管和抽查,导致在搬运、包装的过程中发生摩擦、碰撞而影响到产品外观质量。

案例提示:近年来,美国不断加严对我国输美产品的检查力度,厦门检验检疫局提醒相关企业加强与进口商的沟通协调,了解进口国的相关要求,关注美国FDA检查新动向,重视对产品原材料的采购和管理,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案例九、钴酸锂受到生产设备磁性物质污染遭韩国退运

案例描述:20144月,厦门某公司出口的钴酸锂(货值70多万美元)遭受韩国退运,原因是钴酸锂受到磁性异物金属单体的污染,不符合进口企业要求。退运的钴酸锂是该公司近年来新研发的高科技产品,主要出口供某知名国外电子企业生产电池材料。但如果钴酸锂受到磁性异物金属单体的污染,可能可能导致电池隔膜被击穿从而导致短路从而引起电池爆炸等严重事件,。因此国外进口企业对该材料中磁性异物含量要求非常严格,磁性异物要求在25ppb以下。经厦门检验检疫局检测调查,该批钴酸锂的磁性异物为28ppb,污染主要原因是由于生产设备主要部件由锌、铁、镍等金属组成,在生产的过程中其中的磁性物质污染了该批货物。厦门检验检疫局建议出口企业改造原生产设备,把关键部件改为不锈钢,同时增加成品检验取样量,提高污染物检出率,确保出口产品符合要求。

案例提示:高科技新产品给出口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如果质量控制不好,其造成损失也是惊人的。厦门检验检疫局提醒出口企业在出口高科技新产品时更应严把质量关,控制好工艺、生产、检验等几个关键环节。一是对工艺流程、参数进行有效论证,并严格执行;二是对生产环境、设备等影响质量的要素进行严格控制;三是及时和国外客户沟通,了解产品质量要求,签订合同时更应约定货物品质的具体指标,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四是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力度,加强企业实验室检测能力,避免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被退货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案例十、出口台湾LED灯遭遇技术性贸易措施被退运

案例描述:20149月,厦门某公司出口的一批LED灯被台湾海关退运,原因是该批LED灯无CNS认证。经厦门检验检疫局调查,由于该批LED灯制造生产商不了解台湾地区对LED灯要有CNS认证(台湾经济部标准检验局LED照明产品的CNS强制认证制度)要求,而是直接按贸易客户要求生产出口台湾,结果被台湾海关退运。

案例提示:台湾LED灯泡品牌多达百家,市场竞争白热化。台湾自20147月起将LED照明产品纳入强制检验,规定所有进口及新生产的LED灯泡须具备CNS认证方可销售。由于企业未能及时了解台湾地区新规,导致出口产品被退运。厦门检验检疫局提醒出口企业,在接受订单时,需和外方客户积极沟通,及时了解进口国(地区)最新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情况,杜绝此类退货情况的重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