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丝绸之路经济带”助力人民币区域化进程提速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立是基于我国目前的发展机遇而提出的。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就此打开了著名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在长期的历史时间段里都是联通亚欧大陆的唯一通道。进入新的世纪,在新的国际条件下我国提出重新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并且推动其成为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具有深远的意义。丝绸之路的建设,也为中国开辟了一种新的区域合作模式。
人民币区域化的推进,不仅是历史机遇,更是在我国经过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商品出口国,第二大商品进口国等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是,人民币作为国际计价、结算和储备货币所占的比重却少之又少。因此,争取使人民币获得与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相称的国际地位,人民币国际化是长期必须坚持的战略目标,而作为短期内,发展人民币区域化则是重中之重。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立,对于人民币区域化进程的推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扩大了双边国家的货币互换协议,扩大了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更加对培养人民币成为区域性货币提供了机遇。
积极推进
推动人民币在中亚各国的流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立推动了沿线各国与中国关于货币互换协议的签订。尽管货币互换协议并不能与人民币画上等号,但是显然在现在的国际形势之下货币互换协议之于中国的意义已经不单单是为了规避风险,更是将人民币推上了国际舞台,而巨额的贸易往来也将推动我国的贸易发展。
推动人民币汇率改革,保持币值稳定。“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连接了亚欧国家,而中间经过的国家多为中亚地区。该地区,国家政治不稳定,经济发展也较差。因此更希望以一种币值稳定,汇率波动小,可自由兑换的币种来进行贸易。那么人民币想要担当这一角色首当其冲的就是要进行人民币的汇率制度改革,从而减少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增加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增强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
加速人民币区域化
坚持文化优先原则。人民币区域化的结果是使人民币在一个地理区域内行使自由兑换、交易、流通、储备等职能。而这些职能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各国自愿的前提下,如果我国在推进人民币区域化过程中只注重自身利益,忽略在经贸与投资交流中出现的问题,急于求成,必然会阻碍人民币区域化的进程。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涉及十几个国家,沿线国家总人口近30亿,人口众多、政治制度不同、宗教信仰不一、价值观念各异。一旦让别国认为人民币区域化是严重损害自身利益的,人民币的区域化就会处于主要国际货币打击、各国抵制的双重夹击困境,这将大大延缓人民币区域化进程。因此,人民币区域化要稳步推进,就要树立人民币的良好形象,促使各国认识到实现人民币区域化是互惠互利的,对双方的经济发展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那么,树立人民币的良好形象可先从文化交流合作开始。文化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可夯实我国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合作的民意基础,同时可传播我国与周边国家共荣的决心,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形象。
抓住机遇,扩大贸易。当前国际上,一国货币能否成为区域货币或者国际货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货币背后国家的经济实力。
我国应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机遇,扩大与中亚、东盟国家的经贸交流,促进边贸繁荣,扩大贸易规模同时兼顾商品贸易结构的优化。多年以来,中国与中亚、东盟各国虽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但交易商品仍以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产品比重相对较低,而我国出口结构中仍以附加值较低的产品为主,在中亚、东盟市场上相较于欧洲国家的产品竞争力不足。
因此,只有抓住机遇,不断优化我国与中亚、东盟国家的贸易结构,增加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规模。不断提高我国产品在中亚、东盟地区的竞争力,人民币才有可能成为双边贸易中的计价、结算货币,从而才有可能成为区域性货币。
健全和完善金融市场体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基础上,发展人民币区域化,就要逐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以我国国内金融体制而言,完善金融市场体制就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那么,深化体制改革,就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作为。首先,要加快推进利率化市场改革。没有利率市场化将会割裂各金融市场间的资金价格,导致人民币跨国流动规模缩小,降低人民币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接受和认可度。其次,是要完善人民币利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汇率是调节跨境资金流动的重要杠杆,人民币汇率市场化使人民币对外价格更具合理性,我国的货币政策也能因此保持更高的独立性,因此增加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对维护我国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然后,逐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人民币在资本和金融项目下不能自由兑换,使境外人民币持有人使用人民币受到比较严格的限制,这就使人民币无法成为金融产品计价和交易手段,更不用说,投资和储备货币。最后,逐步形成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互补,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金融市场体系。
拓宽人民币回流路径。近年来,在我国与部分中亚和东盟国家的进出口贸易中,我国一直处于逆差状态,人民币以进口支付的方式流出去。由于人民币资本账户并未完全开放,持有人民币的境外国家就会要求一个合理有效的人民币回流机制。
借“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机会,建立离岸金融中心,有助于暂时解决资本项目未完全开放带来的问题,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建立,可为境外人民币提供有效的投资和交易场所,满足中亚、东盟地区对人民币的投融资要求,并促进完全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和利率指标体系的形成。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为境外人民币持有者开辟了投资渠道,提供了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有效拓展了我国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在丝绸之路沿线建立离岸中心,不仅满足了中亚、东盟国家的投资需求,也更好地和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相互补充。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