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
本地动态
市场简讯
国际商机
经贸文告
会议回放
外汇牌价
外贸常识
人民币专栏
地区法规
跨境电商
自贸区专栏
   



    

美“严重关切”人民币贬值 汇率拐点或将到来

漫画:周立娜
漫画:周立娜
人民币汇率最近的连续贬值,已引起了美国的注意。据路透社报道,美国财政部一位官员近日表示,如果近期人民币的下跌暗示中国政府打算放弃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计划,则将引起美国的严重关切。
美“严重关切”人民币贬值 汇率拐点或将到来

  人民币汇率最近的连续贬值,已引起了美国的注意。据路透社报道,美国财政部一位官员近日表示,如果近期人民币的下跌暗示中国政府打算放弃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计划,则将引起美国的严重关切。

  多位分析人士表示,长期以来,美国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态度一直没有太大变化,而在一些重要的国际性会议前发表类似言论也是其惯用的伎俩。虽然过去人民币一直在升值,但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也没有明显的缩减,所以代表美国制造业的利益集团给出的人民币升值压力也一直存在。人民币汇率不会因为这种压力的存在就开始升值,当然也不因此存在继续大幅下跌的可能性。

  美国财政部“严重关切”

  若从今年1月14日算起,截至4月8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振幅为3.25%(1964点)。以收盘价计,这段时间内最多一度下跌了3.05%(1841点)。不过,在3月21日创出超过1年的新低(6.2370)之后,这一凌厉的贬值戛然而止,并一度出现猛烈的反弹。

  尽管如此,人民币汇率近期的这一波下跌还是引起了美国财政部的“严重关切”。

  据报道,美国财政部一位高级官员表示,如果中国政府打算退出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过程,那么美国将表示严重关切,尤其是如果中国官员同时允许加大人民币波动灵活性。这名官员称,中国汇率走势释放了有关中国改革意图的信号。

  这是人民币自今年贬值以来美国财政部首度就此作出相关回应。

  美国政府在过去多年一直积极施压,要求中国方面允许人民币以更高的汇率进行交易,偏弱势的人民币使得中国的出口产品对美国消费者而言更便宜,而由此造成的是美国供应商的利益受损。弱势的人民币也使得中国的消费者更加无力负担外国商品。

  值得注意的是,IMF和G20财长会议将于本周晚些时候在华盛顿举行。IMF、美国财政部及中国财政部、央行的领导将出席此次会议。

  对此,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对媒体表示,在一些重要的国际性会议前发表类似言论也是美国惯用的伎俩,也是一种释放议题的方式。最近美国经济的表现还不错,他们不希望遇到更多外力,出现不利的局面,因为如果人民币持续贬值会使中国产品相对于美国产品更便宜,不利于美国制造业的发展;如果人民币保持升值,就会让中国消费者在国际市场上的购买能力更强。

  东莞银行金融分析师陈龙向媒体表示,仅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如果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保持强势货币的地位,对美国是不利的。在美国退出QE以后,他们需要让国际市场上的资金回流到美国,来补充QE退出带来的资金空挡。如果这个时候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那么强势的人民币也会吸引更多资金流入中国,不利于美国希望看到的资金回流。

  外界压力一直存在

  据了解,美国财政部长雅各布·卢三月份曾对中国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浮动限制表示欢迎。去年12月,雅各布·卢还曾表示,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实质性进展还没有达到,但已接近美方所敦促的点。

  “长期以来,美国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态度一直没有太大变化,一直施压敦促人民币升值。只不过前段时间人民币一直升值,美国方面施加的压力比以往小了一些。”招商银行(600036,股吧)总行金融市场高级金融分析师刘东亮对媒体表示。

  刘东亮同时表示,在人民币这波贬值之初,由于中国央行也开始强调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改革,很多海外机构,甚至美国财政部都表示欢迎。但现在美国开始继续施压,应该是出于贸易方面的考虑。虽然长期以来人民币一直在升值,但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并没有明显的缩减,所以美国代表制造业的利益集团给人民币升值施压的动力也一直存在。

  “其实,美国的这种"关切"也很正常。在过去10多年里,很多国家都很关心人民币的汇率问题,美国首当其冲。”赵庆明者表示,即使面对外界的压力,人民币汇率短期内也不大可能会明显反弹。当然,继续大幅下跌的可能也不存在,应该会在当前的区间内整理。

  “最近人民币贬值主要与大家对中国经济下行的担忧有关。”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对媒体表示。此外,有分析指出,美联储消减QE以及加息预期使美元走强,也造成了人民币的贬值行情。

  国内外经济发展起伏不定,逐渐走向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必然涨跌互现,不可能只升不降。“冷静分析此前国内国际形势,人民币贬值可谓意料之外、常理之中。”中国光大集团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秦国楼指出,近日央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显示,2月新增外汇占款从上月的4373亿元骤降至1282亿元,这让指责央行通过“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干预市场”导致人民币贬值的传言不攻自破。

  不过,对于此次美国财政部官员的表态,陈龙则认为更多的是政治因素。这可能是因为人民币的贬值,导致美国对中国出口竞争力出现下滑,一些利益团体开始施压。实际上,类似的说辞在每年的各种峰会上都会出现,但这仅代表他们背后不同群体的利益,随着人民币近几年的大幅升值,仍认为人民币严重低估,应该继续升值的国家已经比较少了。

  不具备大幅贬值条件

  汇率是一国内部经济增长的外部体现,未来人民币汇率升降还要看中国经济发展的情况。“未来人民币变动取决于经济基本面,有升有贬的双向浮动将成为常态。这种变化将对经济金融产生重要影响。”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分析。

  专家分析,虽然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仍然领先。良好的经济基本面、较大的利差,决定了人民币汇率不会单向跌入贬值通道。交通银行(601328,股吧)首席经济学家连平预计,2014年人民币仍然存在较大持续升值的压力。他认为,中美之间贸易不平衡的存在,以及中国经济持续回暖的势头,都是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动力所在。

  “随着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跨境资本流动也将回归正常的双向流动,这样一来,对冲外汇占款的压力减轻,存款准备金率有较大的下调空间,从而会带动利率走低,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有利于恢复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活力。”丁志杰说。

  秦国楼分析,央行为维护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不得不被动购汇,形成长达10年的“人民币被动投放”,并积累了超过3.8万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人民币汇率恢复双向波动的常态后,央行无需进行常态式外汇干预,得以从“汇率稳定”中解套。

  刘东亮表示,从最近美元中间价的表现来看,现在还看不出人民币由跌转升的迹象;从银行的角度来看,经过最近人民币的一波贬值,也基本没有出现资本的大幅外流,金融系统风险也没有出现明显变化。也就是说,人民币适度的贬值,中国的经济是能够承受的。

  从银行客盘的情况来看,买入美元的客盘量比较大,也就是说,有些企业为了防备人民币继续贬值,开始愿意主动持有一部分外币了。这至少说明,人民币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升值压力。

  拐点将出现

  当然,人民币也不会无限度的贬值,毕竟人民币和外币的利差、中国经济增长都摆在这里,接下来再贬值一段时间,二季度就应该会出现拐点,并开始反弹。

  刘东亮认为,短期来看,人民币汇率走势主要取决于美元的表现、经济数据,以及中国货币当局的喊话等因素;中期而言,人民币与美元的实际利差仍会维持在有吸引力的水平上,这决定了人民币在中期内仍有较强的升值动力,预期人民币在6~12个月之内仍有3%~5%的升值空间,即仍有创新高的机会;在6~12个月之后,中美货币政策可能都会出现变化,中美之间的实际利差可能会逐渐收窄,人民币的升值动力将趋于弱化。

  野村控股(Nomura Holdings Inc.)同样认为,已连续大幅贬值两个月的人民币有望开始回升,因中国希望能阻止资金外流、以免对经济成长构成威胁。

  野村控股预估,截至12月31日为止,人民币有望升值3.5%,至1美元对人民币6.0元。根据彭博社统计,野村过去四个季度对人民币走势的预测准确度居所有券商之冠。

  野村驻新加坡亚洲地区货币执行长Craig Chan 4日在接受专访时指出,中国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让市场认为人民币走贬是中长期的趋势。他说,资金外逃对国内市场来说是相当大的不稳定因素。

  人民币相对于过去两个月在中国央行操作下,年初迄今已重贬逾2.5%,目的是在打击预期人民币会不断升值的投机客。官方数据显示,当地金融机构从外汇销售累积的人民币部位(可衡量资金流向)在2月上升了人民币1282亿元(210亿美元),创2013年9月以来最小增幅。(本版编辑综合整理)




  

 



主办单位: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承办单位:厦门市经贸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服务专线:0592-516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