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
本地动态
市场简讯
国际商机
经贸文告
会议回放
外汇牌价
外贸常识
人民币专栏
地区法规
跨境电商
自贸区专栏
   



    

“人民币时代来临”还为时尚早

  本报记者

  姜业庆

  尽管外界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很高,但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于3月22日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年经济峰会上,来自中方的人士无一不认为,人民币时代来临还为时尚早。

  前景不能取代现实

  “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无疑是可以期待的。”但现实情况如何?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吴晓灵用了一组数据:跨境人民币贸易的结算数量目前已经在逐渐增加,到了今年1月份跨境的人民币结算量已经占到了中国服务贸易总额的20%;在国际主要支付货币当中,人民币的地位也在逐渐上升,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七大支付货币。但就其比例来讲,人民币作为世界支付货币的市场占有率,仅仅占到1.39%。

  吴晓灵指出,尽管人民币跨境使用已经开辟了很多路径,但人民币投资渠道的广度、深度还远远不够。当然,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将会决定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但人民币能够走多远,这取决于人民币能够用多快的速度、多宽的广度和多大的深度回流到中国。

  吴晓灵认为,人民币能不能有它的时代,取决于国内的改革进程,包括金融改革。作为央行来说,更多的不是考虑怎么样把人民币变成国际化的货币,而是说怎么样把国内的金融体制搞好,使市场主体能够有更强的市场约束,能够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和更多的金融工具,人民币能够被广大的国内外投资者使用,才可能实现国际化。

  因而,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改革和经济发展的结果,重要的是要做好中国的事情,其他的要顺势而为。

  人民币完全可兑换是绕不过的坎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二司副巡视员王丹指出,虽然人民币目前是世界第七大货币,但离美元在国际贸易结算中所占38.75%的比重还有很大距离。人民币计价比重也比较低,即使在2013年人民币在货物贸易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了11.7%,但其中有一半不是以人民币计价的。重要的是,目前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人民币资本还没有完全可兑换。

  对此,王丹认为,必须进行汇率方面的改革,扩大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尤其是要突破原来重流入、轻流出,宽进严出思维的定式。要进一步扩大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使用人民币结算,进一步简化人民币使用的流程,要推动个人跨境业务的开展,要继续大力推动人民币的计价。对外统计和管理部门推动前端的审批环节,中后端的统计核算环节以人民币计价。推动大宗商品现货期货使用人民币结算。完善人民币业务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银行(601328,股吧)董事长牛锡明则指出,现阶段应加大直接投资的力度,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稳固的基础。牛锡明说,在具体的策略上,应该着力以人民币为直接投资的渠道,尤其是鼓励和支持在东南亚投资的企业使用人民币,扩大人民币的境外流通和存储。支持企业走出去,还可以考虑建立人民币对外投资基金,专门用于以人民币形式投资国外的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

  中国的银行应该为境内企业、境外投资提供支持服务,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为企业和境外投资提供低成本的资金。继续推进跨界人民币贷款业务,为企业资金管理提供便利,以境内外联动为依托为企业提供支持。

  “但不可忽视的是,风险在人民币资本。”牛锡明坦言,由于现在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到了靠投资推动和促进的阶段,要想做好这一点,就必须实现人民币的资本兑换,老是不做资本项下的兑换,不往前走,人民币国际化也是很难做到的。

  中投国际?穴香港?雪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遵义则指出,短期资本流动有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短期资本流动,对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非常有益的补充。

  刘遵义认为,人民币的时代在慢慢到来。他说,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世界经济重心已经发生了转移。现在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大概占全球的11%。东亚地区经济总额占全球经济的比例在2012年也提到了25%。中国还是世界第二大贸易体,贸易总额占全球贸易的比重也已超过了10%,东亚地区占的比例超过了全球贸易的四分之一。这需要大量的人民币来做贸易结算。同时,人民币已经成为全球货物交易的媒介,在香港、新加坡、老挝等地区和国家,使用很方便。同时很多东亚国家,对华贸易都是顺差,而且顺差很大,这就会产生以人民币为基础的贸易融资需求,所以可以在双边贸易中,用人民币来替代美元或者其他货币,还可以发行人民币债券,以利于贸易平衡,人民币也在很多地区成为了储值货币。长期来看,人民币在全球货币格局中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稳定剂作用,但是短期内仍会有一些热钱的流动,都可能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造成影响,这也会是非常有益的补充。




  

 



主办单位: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承办单位:厦门市经贸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服务专线:0592-516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