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
本地动态
市场简讯
国际商机
经贸文告
会议回放
外汇牌价
外贸常识
人民币专栏
地区法规
跨境电商
自贸区专栏
   
会议回放

会议主题: 2008年服务日之当前宏观经济政策走势
主办机构: 厦门市贸发局
主 讲 人: 商务部财务司
时    间: 2008-3-26
举办地点: 人民会堂主会场
   下载会议录音

 (以下文字内容由信息中心根据现场录音整理,仅供参考。)


会议大纲:
  一、如何看待当前的外贸形势
  二、近年宏观政策调整情况及效果分析
  三、综合运用财金政策,促进外贸协调发展

  一、如何看待当前的外贸形势
2007年下半年以来,外贸出口增速明显回落,进口增速则明显加快,贸易顺差增速大幅减缓。
  2007年下半年以来外贸出口和顺差增速趋缓,是近年来一系列宏观政策调控效果的显现。
  2008年前2个月外贸出口增速大幅下滑,贸易顺差出现负增长,但不足以由此判断全年走势。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最多,近年来相关宏观调控政策累积效应也将进一步显现,外贸发展的风险和困难加大。国家将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促进外贸平稳发展。
  二、近年来宏观政策调整情况及效果分析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宏观调控要求,相关部门积极研究完善金融外汇、进出口税收、加工贸易等政策,努力促进外贸健康、协调发展。从目前情况看,各项调控措施对缓解贸易顺差过快增长矛盾,促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汇率机制改革不断深化。
  截至2008年3月25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17.5%,达到1美元对 7.0436元人民币。其中,2005年升值2.56%,2006年为3.35%,2007年为6.9%,今年以来升值了3.7%,速度逐渐加快。
  (二)加大进出口税收政策调整力度
  1、次对出口退税率进行结构性调整,平均退税率下调至10%左右。
  2、多次对进出口关税进行结构性调整,降低了200多种商品进口关税,对300多种商品征收出口关税。
  2006年以来出口退税政策3次较大调整
  目前出口退税率结构
  取消出口退税的商品1115种,占出口总额的11%;
  退税率低于法定税率的商品5876种,占出口总额的59%;
  足额退税的商品655种,占出口总额的30%;
  综合退税率为10%左右,与法定退税率相差近7个百分点。
2006年以来进出口关税3次较大调整
  (三)完善加工贸易政策
  1、为避免取消和降低退税产品由一般贸易向加工贸易方式转移,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出口退税政策和加工贸易政策的联动。
  (1)对取消出口退税商品禁止从事加工贸易。目前共有1729个10位税号商品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涉及出口额约80亿美元。
  (2)对降低出口退税率商品加工贸易按限制类及管理。2007年7月23日,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公布了新一批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主要涉及降低退税率的塑料及制品、纺织纱线、布匹、家具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共计2247个10位税号商品,涉及出口额约300亿美元。
  (3)对限制类商品,东部地区A、B类加工贸易企业须缴纳应征税款50%的保证金,C类企业缴纳100%的保证金。
  政策调整产生了积极效果
  1、贸易顺差增长过快矛盾得到缓解
  2、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3、企业应对外部环境变化能力提高
  出口和进口增速差距有所缩小
  对主要贸易伙伴不平衡状况有所缓解
  取消退税的产品,如煤、焦炭及半焦炭、原油、未锻轧铝、钢坯及粗锻件、水泥等,出口增速大幅下降,相当一部分出现负增长;
  退税率下调幅度较大的钢材、石料、塑料、橡胶、陶瓷、玻璃等“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增长明显放缓;
  退税率下调幅度较小的纺织、服装、鞋类、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取消退税商品出口明显放缓
  2007年前11个月出口数量下降3.5%,
  比2005、2006年分别降低12.5和19.8个百分点。
  部分取消或降低退税产品出口增长情况
  加征出口关税的产品,如生铁、钢坯、铁合金、钢卷材、板材、条杆、钢丝、焦炭等,出口增速大幅回落,出口价格明显上升。
  征收出口关税商品出口下降
  部分加征出口关税产品出口情况(以2007年6月1日出口关税调整为例)
  降低进口关税商品进口明显增加
  2006年底降低进口关税的产品,2007年前11个月进口增长36.7%,扭转了2005年以来进口持续下降的局面;
  2007年6月降低进口关税的产品,下半年以来进口数量和金额分别增长4.8%和18.6%,比上半年分别提高12.2和3个百分点。

  针对近年来宏观调控措施出台较为密集的情况,企业积极通过各种方式,消化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
  一是提高出口成交价格。
  海关编制的价格指数显示,出口商品价格总体呈上升趋势,2006年出口价格总体上涨4.2%,2007年价格进一步上涨了5.1%。
  从102届广交会情况看,出口企业普遍提价5%-20%,部分消化了升值、税收政策调整等带来的损失。
  二是加强运用金融工具,减少汇率损失。通过运用远期结售汇、贸易融资、套期保值等多种手段,应对人民币升值,此外,还采取日元、欧元等多种货币结算,规避汇率风险。
  三是加大内部挖潜,消化成本压力。企业通过减员增效、加强应收账款管理、降低营运费用等多种方式,努力应对成本的快速上涨。
  四是积极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
  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快了产品升级步伐,逐步增加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
  利用人民币升值契机,增加高档设备进口,提高工艺水平。
  一些大型企业还抓住时机,加快实施全球化战略,进行对外投资,以减少国内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
  三、综合运用财金政策,促进外贸协调发展
在当前外贸发展环境日趋复杂,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增多的情况下,为避免出口增长大幅滑坡,应继续冷静观察,密切跟踪国际经济形势特别是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及时监测国内外环境变化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根据国际国内市场形势变化,及早、灵活地采取对策,综合运用汇率、财税等政策,确保出口稳定增长和进出口协调发展。
理论上讲,汇率等货币政策,是解决经济外部失衡的有效手段;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主要依靠财政政策。当前我国贸易和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日益突出,应当更好地发挥汇率的杠杆作用;同时,应统筹用好各项财税政策,进一步优化进出口结构,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汇率政策方面
继续增大汇率弹性,提高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水平,进一步发挥汇率在调节国际收支、引导结构调整和抑制价格上涨中的作用,增强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有效性。
  主要亚洲国家货币实际汇率
  税收政策方面
继续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运用出口退税和进出口关税手段,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保持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平稳发展,鼓励自主品牌、高附加值产品和深加工农产品等出口。
加工贸易政策方面
积极采取措施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推动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
  扩大进口方面
综合运用产业引导、财政贴息、降低关税、简化手续等手段,鼓励扩大能源资源产品、原材料、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及国内有需求的日常消费品进口。




厦门市经贸信息中心版权所有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服务专线:0592-516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