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
本地动态
市场简讯
国际商机
经贸文告
会议回放
外汇牌价
外贸常识
人民币专栏
地区法规
跨境电商
自贸区专栏
   
会议回放

会议主题: 商务工作通报会
主办机构: 厦门市对外经贸企业协会
主 讲 人: 厦门市贸易发展局局长 熊衍良
时    间: 2007-1-31
举办地点: 厦门市人民会堂
   下载会议录音

 (以下文字内容由信息中心根据现场录音整理,仅供参考。)


以下为全部讲话稿:
同志们:
  今天,我主要传达近期召开的全国商务工作会议精神,通报我市2006年外经贸工作情况及2007年外经贸主要工作。
  一、全国商务工作会议精神
  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于2007年1月15-16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的精神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2006年全国外经贸情况
  2006年,我国外经贸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外贸进出口稳步增长。2006年,我国完成进出口总额1.76万亿美元,增长24%,占世界贸易总量的15%。其中出口9691亿美元,增长27%;进口7916亿美元,增长20%。目前我国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均居世界第3位。
  二是外贸结构得到较大改善。初步形成了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鼓励农产品出口、稳定纺织品出口、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的格局。
  三是走出去迈出新步伐。06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在全球排名由上年的第17位上升到第13位
四是多边关系明显加强。06年又有14个国家承认我市场经济地位,截止06年底,已有66个国家和地区承认我市场经济地位。
  (二)2006年外经贸重点工程进展情况
一是科技兴贸深入推进。认定了18个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安排了5亿元科技兴贸专项资金,并择优选定了500多个高新产业项目给予技改贴息和研发扶持(我市有9个项目入选,扶持资金达820万元)。商务部将用3年时间在全国建成100个科技兴贸基地。
  二是品牌万里行活动引起强烈反响。商务部安排落实了6.76亿元的品牌发展资金,仅下达我市的就达1094万元。围绕品牌的评价、促进、保护、推广四大体系,在全社会营造了品牌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是境外经贸合作区有序推进。商务部安排了8亿元专项资金,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支持有能力的开发商承担境外合作区的开发建设,并正式确定了第一批8个合作区项目。
  四是实施公共商务信息工程更加丰富。产业安全数据库的监测行业,上原来的6个增加到10个,监测指标由原来的27个扩大到142个,监测企业由500家扩大到1万家。商务部下达我市的公共商务信息服务专项资金有141万元。
  五是服务外包快速发展。认定了首批服务外包的基地城市11个,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培养人才、获取国际认证、建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国家开发银行在今后五年内将对服务外包基地和重点企业提供不少于50亿元的政策性贷款。
  (三)2007年外经贸形势及主要工作
  2007年国际经济形势主要有八个特点:一是全球经济将保持较快增长。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3.8%,世界贸易增长9.4%,贸易总量达达到11.7万亿美元,预计这种较快增长趋势还将维持相当长的地段时间。二是新的全球分工体系正在形成,重点是先进制造业、服务业、高科技、能源、金融这几个行业。三是发展中国家在当今世界经济体中的地位有明显的上升。90年到05年,发展中国家占世界GDP的比重由34.4%提高到47.7%,提高了13个百分点。四是区域一体化成为新的潮流。五是技术贸易壁垒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WTO成立以来受理的贸易争端多达392起,涉及中国的反倾销案比重由前几年的20%多上升到去年的37%。六是能源、矿产高价位运行。02年到06矿产品价格上升96%,原油价格上升114%。七是世界经济有失衡的表现。目前世界经济两极化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最不发达国家越来越穷,和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八是国际金融资本剧增。05年的股票、债券、银行资产规模高达152万亿美元,是世界GDP的3.4倍,这使世界的资源、金融、房地产市场的投机性明显增强,风险加大。
  根据新的国际经贸形势,商务部提出,新时期对外开放要努力实现六个转变:一是由过去的注重引进国外资金转为利用国外的资源、技术、管理和智力;二是由过去追求扩大出口、增加顺差转向追求出口质量,增加出口产品品牌,实现贸易的基本平衡;三是由过去注重研究优惠政策转向创造公平环境;四是由过去注重引进技术,转向注重研究消化吸收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五是由过去主要是引进来转向要在引进来的同时走出去;六是由过去主要是强调遵守国际规则,履行世贸承诺转向既要遵守国际规则,同时又要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2007年外经贸主要工作:
  一是积极推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要优化出口结构,通过完善出口退税机制鼓励自主品牌、自主核心技术产品出口,限制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初级产品的出口,稳步增加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要鼓励科技进步和品牌发展,通过设立扶持创新发展的专项资金,支持出口企业自主研发突破关键性技术。要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中央外贸发展基金规模,在主要贸易伙伴国和地区设立贸易促进机构,支持企业建立自主国际营销渠道,扩大出口信贷支持范围,扩大出口保险的承保范围。
  二是优化进口结构,积极扩大进口。要调整进口关税税率结构,鼓励扩大重大装备关键件、先进技术设备及国内短缺的资源性商品进口。要调整转让技术特许权使用费减免所得税范围,鼓励企业引进专利、专有技术和先进管理技术。要利用政策性进口信贷、进口信用保险、进口担保等金融产品,为企业扩大进口提供融资便利。要进一步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的进口商品零关税范围。要增加从主要贸易顺差国发展中国家的进口。
  三是完善加工贸易政策,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要完善加工贸易准入机制,扩大加工贸易禁止类和限制类商品目录,严格限制、禁止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加工贸易。要完善加工贸易商品分类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加工贸易企业准入门槛。要进一步完善出口加工区的政策和功能,拓展出口加工区的物流功能和研发、测试、维修业务,促进区内外加工贸易协调发展。要提高加工贸易管理水平,完善加工贸易结转税收政策,加快实现商务、海关、税收等部门的联网和数据共享。
  四是大力发展服务贸易。要大力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服务外包业务。要设立服务贸易出口促进资金,加大对重点行业的政策支持与服务。要建立新兴服务贸易示范区,给予税收优惠。要以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为重点,推进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服务外包业的发展。要实施大企业战略,加快培育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和服务外包企业。
  五是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力度。要开展公益性事业建设,建设一批标志性设施。要加大对走出去企业的服务,推动企业走出去的健康发展。
  六是要继续推进重点工程建设。重点工程涉及外经贸的主要有个,第一是“科技兴贸工程”,即推进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建设,要用三年时间在全国建成100个科技兴贸基地。第二是“品牌万里行”活动,要鼓励100个自主品牌开拓国际市场,在申请海外商标和专利注册、外汇贷款、利润返还、产品返销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境外加工贸易、进出口配额等政策优先安排品牌企业;广交会等大型展会要扩大自主品牌展区,并优先安排重点鼓励的品牌参展。第三是推进境外合作区建设。要在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建设10个左右合作区。合作区规划原则上面积不少于5平方公里,引进的中国企业不少于80家,引进中国企业投资不少于5亿美元。合作区要以纺织、轻工、机械、家电、建材为主导产业,同时兼顾农业综合开发、资源综合利用等,争取在境外形成100万棉纺锭、1亿件服装、2000万台家用电器的生产能力。


  二、我市2006年外经贸基本情况
  2006年是“十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一个。这一年,我市外经贸各项指标均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外贸进出口首次突破300亿美元,出口首次突破200亿美元,为我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开好局、起好头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主要成效
  对外贸易实现新突破。2006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327.9亿美元,同比增长14.8%,外贸总量占全省52.3%。其中,出口205.1亿美元,同比增长18.8%,增幅高出全省0.4个百分点;进口122.8亿美元,同比增长8.7%。2006年我市对外贸易实现了“三个突破”:一是月度出口首次突破20亿美元,2006年12月当月全市出口达21.9亿美元,比增31.9%,月出口额为历年来最高,单月增幅为全年最高;二是年出口额首次突破200亿美元,自2003年我市外贸首破百亿美元后,仅用3年时间我市外贸出口就实现了从100亿美元到200亿美元的大跨越;三是年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300亿美元,实现了高基数下的较快增长。
  重点出口企业扶持政策成效显著。一是出口快速持续增长。全年54家重点出口企业出口41.2亿美元,增长25.7%。其中:34家骨干企业出口21.0亿美元,增长34.8%;20家品牌企业出口11.4亿美元,增长16.1%。二是重点工业企业开拓市场积极性增强。小金龙出口增长68%,并成功通过俄罗斯整车认证,现正着手中东设点和考虑制订中长期出口规划;联想移动、厦工、夏新、厦钨、厦船、通士达等积极开拓市场,出口高幅增长;厦华、大金龙已进行了经营模式调整,出口有望回归高速增长轨道。三是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强。卓信行(金属硅)、海德信(石材)、中龙毅(水暖)、艾德(鞋)等行业龙头企业出口增幅都超过40%,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四是外贸的集中度逐步提高。2006年,我市出口超亿美元的企业达到29家,与去年相比增加了6家。这些超亿企业合计出口占全市出口比重已超过四成,我市出口的骨干中坚队伍正在形成。
  对外投资实现历史性突破。2006年,我市对外协议投资项目数14个,投资额20170.9万美元,同比增长27.4倍,是历年投资额总和的5.63倍。历年累计协议投资项目123个,投资额23754.6万美元。全市派出各类劳务人员4761人,比增15.1%,期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10024人;完成营业额8840.4万美元,同比增长10.5%。劳务输出呈现由低端向高端发展的良好势头。
  会展业帮助企业开拓市场作用明显。除“九八投洽会”和“台交会”外,石材展已跃居中国最大的石材专业展之一,2006年初举办的第六届石材展展位数达到2200个,展览面积超过42000平方米,有超过4万名客商参会,其中境外客商超过5000人,成为我市仅次于“九八”投洽会的第二大展会(将于今年3月举办的第七届石材展展位数将突破2800个);海峡西岸首届汽车博览会、第22届全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成果展览暨项目推介会等展览在规模和影响上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我市还结合产业实际新办了中国厦门佛事用品展览会(贸促会)、厦门电脑节暨数码科技展(贸促会 )、海峡西岸首届汽车博览会 (工商局)、厦门品牌产品采购交易会 (经发局)等4个新办专业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对台经贸出现新亮点。一是 “厦门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影响巨大。作为祖国大陆赠送台湾同胞15项大礼之一的“厦门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自2006年4月挂牌以来,已有贾庆林、王汉斌、郑万通、张克辉、陈云林、郑立中、连战、江丙坤等20多位国家、省、市领导和台湾知名人士到现场参观指导,央视《新闻联播》就此作了3次报道,在海峡两岸产生了重大影响,2006年共有481吨的台湾水果在厦“登陆”,销往国内市场,比上年增加一倍多。二是两岸经贸交流更加活跃。我市首次在台北成功举办“两岸建筑建材暨产品展”,我市有40家企业参加展会,共设立标准展位100个,参展商口达1200多种,现场展品销售金额约30万美元,贸易意向金额达到400多万美元;第三届“食博会”专设了台湾农产品展区,展位数达74个,参展、参会的台湾相关农会、农业合作社、农产物流等团体和企业50家,专业台商超过200人。三是对金蔬菜出口进入常态化运作,2006年对金蔬菜出口达200多吨。
  (二)存在问题
  1、出口:结构调整压力大
  2006年我市外资企业出口118.6亿美元,增幅仅为10.7%,低于全国16.2个百分点,增长乏力,其主要原因是部分外资企业调整经营方向(如柯达、TDK、多威、松下电子信息、歌乐电子、群鑫机械等)、竞争激烈导致营利能力下降及缺乏新投产的外资项目拉动等;内资企业虽然以30%以上的高水平增长,但面临原材料、用工成本增加、人民币升值、出口退说政策调整及国外贸易壁垒增多影响,面临转型压力。
  2、进口:缺乏有力增长点
  内资企业方面,由于化工、钢材等进口产品国产替代日益增强;石油制品、塑料原料、大豆、钢材等大宗原材料商品国际市场价格持续高位波动,企业压缩进口规模;外资企业多以加工贸易或其他贸易方式进口,导致我市全年进口增幅仅达8.7%。进出口不平衡,使进口空箱率居高不下,加重企业成本负担,对我市港口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将带来不利影响。
  3、对台贸易:丧失省内龙头地位
  2006年,我市对台贸易增长缓慢,全年对台进出口21.6亿美元,微增1.9%。其中:出口4.7亿美元,比增14.1%,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台湾已从2000年我市第四大出口市场下滑到今年的第六大出口市场;进口16.9亿美元,比增-1.1%,虽仍是我市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但和第二名差距已极为接近。福州2006年全年对台贸易额达到24.1亿美元,第一次超过我市,使我市省内对台贸易龙头地位动摇。


  三、我市2007年外经贸主要工作
  (一)发展目标
  进出口额达到383.5亿美元,增长17%;
  出口额达到246亿美元,增长20%;
  进口额达到137.5亿美元,增长12%。
  (二)工作措施
  主要是“四个扩大”,即扩大出口、扩大进口、扩大对台经贸和扩大对外经济合作。
  1、扩大出口
  在资金扶持方面,今年市财政扶持出口资金达到4420万元,其中,重点出口企业扶持资金2000万元,出口信用保险保费扶持资金(兑现06年)1200万元,开拓海外市场资金600万元,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400万元,外贸表彰经费120万元,公共服务项目扶持资金100万元;国家财政扶持我市出口的资金达5146万元,其中,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资金3310万元,品牌发展专项资金875万元,高新产品技改和研发资金820万元,公共商务信息服务专项资金141万元。今年国家和市财政扶持我市出口的资金达9566万元。
  在具体措施上,我局将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抓重点企业,区分不同企业分类服务指导。外资企业方面,拟牵头成立由贸发、海关、检验检疫、外管等部门组成的外资出口大户口岸通关协调服务小组,为外资出口大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并把重点放在友达、戴尔、厦华、夏新、厦门钨业、太古、宇达、钢宇等20家外资出口大户(年出口额1亿美元以上);内资企业方面,主要是发挥扶持政策的作用,调动他们扶持发展的积极性。我市已评选出首批重点出口企业54家(2006年平均出口增幅超过28.3%),并已出台重点出口企业扶持资金管理办法,下一步,我市将继续评选认定一批重点出口企业,并以落实重点出口企业扶持资金管理办法为突破口,引导重点出口企业做大做强,尤其要对生产性品牌企业予以针对性更强的、力度更大的扶持措施。此外,还要继续继续用好和完善现行的出口信用保险、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中央外贸发展基金等各项扶持政策,帮助中小外贸出口企业扩大出口。
  二是抓重点商口,扩大企业营销网络。做大船舶、汽车、消费电子、光电产品、服装、鞋、石材等优势出口商品。通过积极组织和支持重点企业到境外建立贸易网点、售后服务网点和投资办厂,以及参展、认证、宣传广告、超市上架等方式,把市场做深,做大优势出口商品。
  三是抓开拓市场,鼓励和组织企业参展参会。鼓励本市出(境)展经营主体组织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初步建立起我市官方(政府商务部门)、半官方(贸促会)、商协会、出境组展单位、企业为主体的多层次开拓市场体系,鼓励并组织企业参加20个国外重点知名展会;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东盟博览会等大型国内知名展会;办好我市的“礼品展”、“石材展”、“体博会”、“食博会”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展会,为我市和周边地域的企业搭好开拓国内外市场的平台。发挥两个海外贸易中心作用,在市场信息、市场开拓、品牌创建、展会招商招展、协调解决贸易困难问题、招商引资等方面服务厦门外贸企业。
  四是抓品牌创建,打造自主出口品牌。开展第二批“厦门市出口名牌”评选活动(我市已有全国出口各牌产品4项、“厦门市出口名牌”28项);制订品牌发展规划,制订厦门市商贸业品牌推广体系工作方案和工作意见;设立品牌建设专项资金,用好、用足商务部品牌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品牌的扶持;与媒体共同策划、组织品牌建设的宣传推介活动,组织第二届“海峡两岸品牌发展论坛”,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专业展览会和其它品牌宣传推广活动,大力打造自主出口品牌。
  五是抓发展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密切关注出口退税政策调整,认真收集、分析企业因政策调整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研讨应对措施,协调有关部门解决问题;认真分析、评估此次政策调整对石材、工艺品行业的影响,尽可能降低政策调整带来的负面影响(经我局努力,我市企业密切关注的石制品、钨制品和皮革制品加工均未被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通过加强培训、扩大宣传,加强银贸、汇贸、税贸、信贸协作等手段,帮助企业应对人民币汇率变动。争取推出《中小出口企业出口融资担保扶持办法》,逐步改善中小外贸企业的融资环境。提升外经贸服务日的办会水平,建立中小企业出口贸易公共电子商务平台,进一步提高外经贸公共信息服务水平。建立市区两级的运行监测网络,完善和深化运行监测体系。发挥我市“TBT-SPS咨询工作站”作用,积极应对国外贸易壁垒。发挥反倾销专项资金的作用,积极组织企业应对国外反倾销。
  六抓新增长点,寻求外贸发展新突破。会同象屿保税区,通过制订扶持政策等手段,推进扩大保税物流园区直接出口。研究服务外包,探索扩大外贸出口新途径;把海关特殊监管区作为外贸发展的新增长极,帮助特殊监管区招商,大力吸引周边企业进驻,并帮助企业用好用足政策。
  2、扩大进口
  在扶持资金方面,市财政今年已安排了800万元的进口专项扶持资金,扶持我市企业扩大进口。
  在具体措施上,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抓好促进工作:
  一是抓商品。筛选优化进口商品,运用财政扶持政策,重点鼓励铁矿砂、镍矿、铜矿、煤炭、油品、化工产品、大豆、豆粕、鱼粉、纸桨、木桨等大宗进口商品,努力建设区域进口商品集散地。
  二是抓项目。会同市财政改革进口扶持方向,按照“项目制”专项补助方式,鼓励企业做大专项商品进口,重点抓好饲料(玉米粕、玉米或鱼粉)、铁矿砂、镍矿等优势进口产品的扶持。
  三是抓环境。与口岸等部门共同努力,进一步完善进口商品归类、审价、检验检疫方式,大幅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与金融单位联手,鼓励金融工具创新,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我市进口企业、A类国际货代企业开展“仓单质押业务”,缓解企业融资困难;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我市企业开展进口优惠信贷、国别进口专项贷款、进口保险等业务。优化口岸软环境;扶持我市企业建设专用码头、装卸及仓储等基础设施,改善进口硬件环境,尤其是要大力推动石材堆场的建设,进一步巩固我市全国最大石材集散中心的地位。
  四是抓主体。表彰进口业绩突出企业;下大气力帮助企业取得国际大型供货商、国际著名品牌的全国性或地区性代理商、物流配送商资质;支持我市企业争取实施“国营贸易管理”、“核定经营资质”、“指定进口口岸”管理制度的商品经营资质。
  五是抓机制。建立由贸发、海关、检验检疫、口岸、财政等部门参加的厦门市人民政府促进进口工作例会制度,制定并监督实施地方性进口促进政策、协调解决进口环节出现的困难与问题、营造扩大进口建设重点鼓励进口商品集散地的良好环境。
  (三)扩大对台经贸
  在扶持资金方面,今年市财政安排了450万元的发展对台经贸资金,扶持我市对台经贸的发展。
  在具体措施上,我局将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做大台湾农产品进口。以“厦门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为平台,继续执行台湾水果进口的奖励政策,实行物流运输的补贴,帮助经营者开拓大陆市场,协调相关部门创造良好口岸环境,做大以台湾水果为重点的台湾农产品进口规模,争取年进口量达到1000吨。
  二是搭建两岸交流平台。办好“台交会”、“食博会”、“礼品展”、“体博会”等涉台展会;积极组织企业赴台办展、参展,在总结去年底在台北世贸中心举行的“两岸建筑建材暨产品展”基础上,今年将继续组织上岛办展,把这一大陆省会以下城市在台岛的“第一展”办成全国有影响的金牌展会;确定1-2台湾展会作为我市开拓市场平台,每年都组织企业参展。
  三是推动与金门的直接经贸往来。充分利用厦金特殊优势,推动台货通过金门中转;做好对金门的蔬菜出口,使对金蔬菜出口工作进入常态化运作;协调对金门的大米出口工作。继续协调解决大嶝市场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重点跟踪落实大嶝市场旅客免税携带额由1000元提升到3000元的政策、台湾香烟进口问题、码头改造问题等,并加大对大嶝市场的宣传,提升其知名度。
  四是继续做好对台经贸交流。继续加强与台湾工商团体、民间组织的联系,提高交流的深度和广度,积极引进台湾外贸企业和大型零售业,发挥其国际营销网络的优势,壮大我市内外贸规模。密切关注友达、冠捷投产后,对厦门外贸进出口和对台贸易的影响,积极服务。继续组织我市企业赴台湾等地进行经贸洽谈,推动两经贸关系发展。
  五是完善对台经贸信息。逐步完善台湾企业和产品供求信息库,加强对台经贸业务咨询和信息服务。
  (四)扩大对外经济合作
  在扶持资金方面,今年市财政安排了100万元的境外投资扶持资金,国家财政还下拨了支持纺织品企业“走出去”专项资金941万元,两项共计1041万元。
  在具体措施上,我局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扩大境外投资。鼓励以开拓对方市场、降低经营成本、规避原产地证、规避反倾销和技术壁垒为目的的投资,推动各类企业在国外设立贸易网点、销售代理、批发中心和售后服务中心。鼓励大型企业以开发国外资源为目标的对外投资,重点鼓励到中国境外经济合作区内投资。推动在金门投资设点工作。
  二是做大对外劳务。继续向商务部争取对台渔工经营权;协调推动建隆与台湾扬运合资,利用其国际劳务市场,扩大我市对外劳务输出;推动陆地劳务和海员劳务培训基地建设,争取中厦公司的培训中心成为商务部对外劳务培训基地;引导企业加大对日、韩、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区域的开拓力度;探讨厦门企业到金门投资带动我市劳务输出的可能性;探讨对外投资带动劳务输出可行性。
  同志们,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市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希望广大外经贸战线的同志们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商贸业发展全局,主动作为,善于作为,体现作为,为我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值此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向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身体健康,事业兴旺,合家幸福。
  谢谢大家!




厦门市经贸信息中心版权所有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895号


服务专线:0592-516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