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
本地动态
市场简讯
国际商机
经贸文告
会议回放
外汇牌价
外贸常识
人民币专栏
地区法规
跨境电商
自贸区专栏
   



 

   

【金砖视角】强化口岸监管,拓宽国际贸易大通道

  满载集装箱的远洋货轮缓缓驶入厦门港,从厦门出发的巨型豪华邮轮航线遍布日韩东南亚,来自台湾商品源源不断地从厦门登陆……海风引路,海港为岸,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口岸办的统一协调下,口岸部门积极“降成本、补短板、优环境”,不断加快厦门口岸通关监管模式的改革和先行先试,助力口岸便利化水平提升。

  近日,厦门源泓报关行办公室里,报关员轻点鼠标提交信息;海天码头上,来自台湾的50吨35万米长的尼龙布顺利通关。这是厦门口岸寻常的一幕,如今企业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只需一次性提交信息,就同步发送到海关、检验检疫、边检、海事4家联检单位,还可以实时查看货物通关状态。

  “厦门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为突破口,打破口岸部门壁垒,合并申报信息‘同类项’,为企业减负,为政府增效,成为我市推动贸易便利化的重要举措。”厦门市口岸办副主任王宝玉告诉记者,近年来,借助自贸试验区的改革东风,市口岸办联合厦门海关、厦门检验检疫局、厦门边检和厦门海事局等联检单位,紧紧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牛鼻子”,支持外贸稳定发展,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为厦门口岸蓬勃发展注入一股新风。

  在促进通关便利化方面,完善空港口岸全天候通关后续保障工作。如今,厦门口岸关检部门达成“一站式”查验机制,累计设立了9个关检“一站式查验场,每个查验货柜平均减少吊柜等费用600元,通关时间减少近24小时。这一举措第三方调查结果中企业满意率最高的贸易便利化措施,也入选全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新一批“最佳实践案例”。 

  降成本也是口岸通关便利化改革的题中之意。自2015年10月开始在厦门自贸片区试点实施的免除集装箱查验服务费,正在为企业送上一个个减负“大礼包”。 截至6月30日,查验没有问题的20365个集装箱,均由政府承担集装箱查验费,累计为企业减负1121.63万元,不仅大大减轻了企业通关成本,而且促进企业守法诚信经营。

  同样,在厦门国际邮轮母港,这块面积不大的区域正一跃成为厦门经济版图中重要组成部分。今年 6月7日,来自越南的邮轮物资,在抵达厦门港后三个工作日内,快速供应至天海世纪号邮轮,率先全国实现了邮轮物资“进口直供”、“保税供船”创新监管模式。6月16日,厦门检验检疫局对到港的天海新世纪号邮轮实施了电讯检疫,一改此前入境邮轮须在实施锚地或靠泊登轮检疫后方能通关作业的模式,旅客通关实现“零等待”。

  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厦门共接待国际邮轮46艘次,邮轮旅客吞吐量达到79670人次,邮轮产业正逐步成为厦门现代旅游业最活跃、发展最迅猛的产业之一。

  “建立新型的口岸通关协作机制,全面增强口岸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力,厦门任重而道远。”王宝玉表示,下一步,厦门将继续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完善并开展电子政务、港航物流、出口信保、出口退税等要素以及微信和APP服务,扩大“三互”合作范围,强化口岸监管效能,不断提升国际贸易便利化水平。

  【亮点】  

  助力通关便利化 

  上半年,厦门海港口岸完成货物吞吐量10416.85万吨,同比增长2.63%。

  上半年,厦门空港口岸共保障安全飞行9.26万架次,同比增长2.19%;旅客吞吐量1213.00万人次,同比增长9.57%。

  今年6月,厦航新开通第一条直飞美国本土洲际航线(厦门-洛杉矶),这也意味着拥有6条洲际越洋航线的厦门,成为继北、上、广之后洲际航线最丰富的内地城市。

  上半年,厦门共接待国际邮轮46艘次,邮轮旅客吞吐量达到79670人次。

  完善通关保障 

  上半年,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申报的报关单突破100万票,其中一般贸易类单日申报占比达99%,位居全国地方“单一窗口”报关申报的首位。 

  厦门检验检疫局率先全国实现100%检验检疫业务通过“单一窗口”申报。 

  自在厦门自贸片区试点实施的免除集装箱查验服务费以来,截至6月30日,查验没有问题集装箱共计20365个,累计为企业减负1121.63万元。 



 

 



主办单位: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承办单位:厦门市经贸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服务专线:0592-516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