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
本地动态
市场简讯
国际商机
经贸文告
会议回放
外汇牌价
外贸常识
人民币专栏
地区法规
跨境电商
自贸区专栏
   



 

   

市商务局“放管服”改革工作成效显著

2013年以来,厦门市商务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放管服改革工作部署,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不断改进政府服务,提升政府效能,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全市商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高效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扎实推进。聚焦为市场主体增活力、添动力,重点抓好两方面工作:一是上承下放。“上承”即全面落实国家及省级简政放权措施,其中:国家级取消3项、下放1项、落实2项,省级下放2项,及时取消设立旧机动车鉴定评估机构审批市内举办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办展项目核准初审以及加工贸易业务审批”3事项;承接国家扩大地方外商投资审批权限及省级下放的拍卖企业及其分公司许可报废汽车回收企业资格认定等事项;落实国家外商投资管理体制由全面审批制改为普遍备案制与负面清单下的审批制,截止20174月末,全市共完成备案(含变更)项目1443个,占比达95%。“下放”即主动下放权限,今年11日起,在全市施行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备案属地管理,对投资总额3000万美元以下外资企业设立及变更备案,由各区、开发区商务主管部门负责,实现了最多一趟就近办,极大地方便了厦门市外商投资企业,特别是位于岛外的外资企业。二是提速增效压缩审批时限,将所有审批服务事项的承诺办理时限均压缩至法定时限的35%以内。开展流程再造,所有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均实现一审一核。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窗口受理的行政许可事项及公共服务事项均实现了网上申请、网上审批,网上终审比重达70%。对接多规合一改革进程,将涉及建设项目的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外商投资项目备案等事项全部纳入多规合一审批管理模式,实现了一个窗口统一受理、多部门一站式服务推行最多跑一趟办事,首批办事清单共14个,占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项目总数的67%,其中自动进口许可证更是实现了全程无纸化网上审批,做到了“一趟都不用跑”。今年1-4月,市商务局共受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13204件,其中即办件达13049件,办结率达100%,实现即时办结率达98.8%,即办率高居全市前列。

二、高标准,事中事后监管到位有效。注重事中事后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着力推进两方面工作:一是落实权责清单制度。公布权责清单,明确本部门权责63。建立权责清单动态调整机制,规定动态调整的主要情形、申流程。制定权责的服务标准文本和审查细则,明确准和批程序,实现审批服务全过程可追溯、可核查,限制了自由裁量权,确保公开透明,清单之外无二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面启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成立了双随机一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设立了市场秩序处,牵头开展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加强队伍建设,规定不满45岁处级以下干部必须参加市行政执法证考试,参与双随机检查工作。建立一单两库一细则,建立了《检查事项清单》《检查对象库》《检查人员库》和《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12项抽查项目,随机抽查事项达到100%。实施双随机抽查,运用厦门市事中事后监管综合执法平台完成随机抽查工作,合理确定随机抽查的比例和频次,对涉及安全和民生的重点监管领域以及投诉举报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有严重违法违规记录等情况的市场主体加大随机抽查力度,既保证必要的覆盖面和工作力度,又防止检查过多和执法扰民。开展联合执法检查,积极参与厦门市市场领域综合执法试点,并将酒类流通纳入多部门联合执法,在重大节假日开展跨部门和市区联动的联合执法检查行动,2016年启动以来已累计抽查企业100家,参加执法人员209人次。

三、高品质,政务服务效能显著提升注重找准真需求、真痛点,从四方面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一是实现一个窗口对外。市商务局是全市首批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的部门,并专门成立了审批处整建制进驻,目前全局所有涉及审批及公共服务的36个事项(包括行政许可事项8项、公共服务事项13项,其他行政权力15项)已全部进驻中心,实现一个窗口对外,并制定了标准化办事指南和审批服务细则,统一使用行政审批服务专用章,为企业带来了改革性的便利。几年来,我局审批窗口先后荣获省级“巾帼文明岗”、市级“青年文明号”,并连续多年荣获“年度红旗窗口”。二是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对审批服务事项进行了多轮梳理排查,力求申报材料精简再精简,取消可以在本部门通过信息共享获取信息的证明材料,包括:软件出口合同登记自由进出口技术合同登记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备案对外承包工程经营资格许可事项中原要求企业提交的《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或《外商投资批准证书》复印件;及时删减与审批管理现状不符或过时的文件,共取消8个事项中17份申报材料原有的携带原件核对要求。开展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的清理、规范工作,取消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设立拍卖企业及其分公司审批申报材料中的验资报告;取消援外物资项目实施企业资格认定申报材料中的会计报表等中介服务事项。开展证照年检的清理工作,简化设立拍卖企业及其分公司许可的年检手续,企业原需提交的年检材料由7项减少到3项。三是推行特色服务模式。编制外经贸及外资企业办事导航图,让办事企业不仅知悉商务部门办理程序,也能了解后续办理涉及到的工商、公安、质监、外管、税务等各环节,便于企业掌控时间进度,做好投资计划。对涉及审批服务的重点项目实行特事特办,开辟审批绿色通道,推行提前介入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容缺受理等特色服务,积极提升服务品质,确保重点项目顺利落地。 四是助力自贸片区建设。在厦门自贸片区内率先施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将片区内的外商投资批准证书发证权限扩大至省级权限,并为自贸试验区开通了加工贸易生产能力审核功能。率先将外贸经营者备案权限下放给厦门自贸片区,在市象屿管委会和海沧保税港区管委会增设2个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机构,区内对外贸易企业可以在一口受理窗口办结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手续,一次提交资料便可以办好企业经营所需的各项证照,截止目前片区内已累计备案外贸经营者超过2700家。此外还进一步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制定和实施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核准告知承诺制。

    目前,厦门市商务领域放管服改革正不断向纵深发展,政府和市场的边界逐步厘清,改革的红利得到了持续释放,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多年来,厦门外贸进出口、利用外资规模稳居全省首位,其它多项等商务主要指标也位居全省前列。今年1-4月,全市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181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4%,占全省比重达49.3%合同利用外资161.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7.6亿元,分别占全省总量的42.9%32.2%,稳居全省首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4.7亿,增长11.6%,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



 

 



主办单位: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承办单位:厦门市经贸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服务专线:0592-516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