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紧跟项目投资,扩大生产设备进口。持续以重大投资项目的落地,以及企业的增资、技改、扩产等为抓手,扩大全市大型生产设备的进口。2016年因联芯投产、天马微新项目上马,两家企业净增进口106.3亿元,拉动当年全市进口5.7个百分点。
二是拓展新型业态,推动高新设备进口。充分发挥融资租赁的杠杆作用,不断扩大服务产品范围,探索推动医疗设备、高端生产设备等高附加值产品的进口。2015年和2016年,厦门市通过融资租赁实现的飞机进口额分别达到20.5、34.4亿元。
三是结合“走出去”,拉动大宗商品进口。鼓励企业“走出去”,参与战略性资源整合开发,争取资源性产品进口资质和配额,鼓励企业加大我国紧缺的资源性产品回运。铁矿、煤矿、铜矿、锆矿等资源性大宗商品进口在全市进口的地位举足轻重,2016年上述产品进口320.3亿元,其中铁矿进口202.1亿元,是厦门市第一大进口商品,占全市进口10.1%。
四是创新品牌服务,做大消费品进口。鼓励企业主动革新,创新与国际品牌商的合作模式,深度开展供应链服务、经营品牌代理等相关业务,做大、做深、做优消费品进口。近年来厦门市乳制品、酒类等消费品进口快速增长,今年1-4月进口额分别达12.1亿元和5.8亿元,分别增长3.2倍和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