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厦门市商务局深入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主动把握和引领内贸流通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内贸流通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促改革、提效率、补短板、惠民生”中心目标,全面提升内贸流通领域现代化水平,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试点工作成效显著
顺利完成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工作,在创新开放共享、内外联通的流通发展机制方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试点经验。完成城市共同配送试点工作,城市共同配送覆盖率超过70%、提高约30%。获批全国商贸物流标准化示范试点城市。入选全国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示范试点。
流通“三化”水平提升
万翔商城、柒牌电子商务等6家企业入福建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平台),推动京东在同安落户物流区域中心、谷歌在我市设立体验中心,位列全国“电商百佳城市”第八位。“互联网+回收”新模式不断发展,建成“废品大叔”再生资源交易平台,率先统一回收门店建设标准。《厦门食品冷链物流系列标准》加快在全市推广,并入列全国试点城市区域联盟首批标准立项。推广“社区智能便利店+末端智能配送柜”社区商业模式,高品质连锁便利店布局加快,位列“2016中国城市便利店发展指数”第二位。
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跨境电商、保税展示销售、进口商品直销、市内离境退税店等新型商业形态快速发展,磐基中心二期、建发湾悦城、山姆会员店等高端商贸项目顺利开业,供给水平不断提升。13家企业获评福建省家政服务示范站,家政服务企业规模化、网络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服务业供需有效对接。推进9574辆黄标车提前报废,开展新能源汽车促销活动,积极引导绿色消费。出台全国首部老字号法规,新增3个省级老字号品牌,加强流通企业品牌建设。
市场保障供应能到位
“菜篮子”工程建设和管理水不断提升,制定《厦门市主要副食品(肉、菜)供应保障资金管理办法》,积极应对蔬菜、猪肉等主要副食品价格波动。出台《厦门市蔬菜应急保障供应预案》,建立蔬菜供应应急保障三级响应机制,有效应对我市蔬菜市场供应过程中的各种突发事件,提高对蔬菜市场的调控能力。全力迎战全国性强寒潮和强台风“莫兰蒂”,全力做好保供稳价工作,市场价格总体稳定、供应充足。出台商贸业灾后重建扶持政策,共有121家企业申报,申报扶持资金超过8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