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中共海沧区委四届二次全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九届十六次全会、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市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会精神,决心再创新优势、再上新台阶,吹响了全面建设“五大发展”先行区的号角。
蓝图绘就、美景在前。会议提出,海沧区将突出精准施策,加快建设“五大发展”先行区的步伐,崇尚创新、产业先行,注重协调、跨岛先行,倡导绿色、生态先行,厚植开放、融合先行,推进共享、民生先行,为市民群众带来更多的获得感。
崇尚创新 产业先行
推动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
日前,海沧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本月下旬,由厦门特宝生物研发的我国首个国产长效干扰素——“派格宾”(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液)将进入全国各大医疗机构及定点药店销售,它的上市打破了国外同类产品的长期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
与此同时,海沧新一届区委班子履新以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对信息化产业展开密集调研;请来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院地合作与产业化处处长、厦门火炬管委会主任助理王汇联为区委中心组成员作了题为《把握历史机遇,以差异化的发展路径,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半导体产业重镇》的讲座;与厦门火炬高新区深度合作,助力海沧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
国家1类新药“派格宾”的问世、对集成电路产业的聚焦,不经意间勾勒出海沧创新驱动的轨迹。当前正处在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的海沧,将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动力,加速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推动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
在海沧决策者看来,如果将海沧未来产业的发展,比作一出大戏,那么,市场前景大、技术含量高的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业无疑就是这出戏的“主角”,是海沧产业决胜未来的关键所在。找准了产业方向,可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产业平台的形成,各类创新资源纷纷抢滩海沧。接下来,海沧将进一步壮大产业平台,积极融入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厦门片区建设,构建区域创新平台和服务体系,推动各类创新资源快速集聚。
好巢自有凤来栖。海沧区深谙,优越的产业环境是创新发展和企业增资扩产的“磁石”。海沧将把“降成本、优环境”作为深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之一,对标深圳南山区,积极落实优惠各项优惠政策、推进“海纳百川”人才计划,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注重协调 跨岛先行
推动跨岛发展再上新台阶
走进马銮湾新城海沧片区建设现场,征拆工作正如火如荼推进。记者了解到,马銮湾片区生态修复总用地6584亩,计划年底前全部交地。
在海沧湾新城,发展的红利持续向市民释放。美丽的海沧湾畔,岸线整治工程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效,上月底,其景观工程部分的亲水栈桥3、4区正式向市民开放,栈桥上,风景如画,美不胜收。
双湾双城交相辉映,折射出的是海沧推进协调发展,推动跨岛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决心。随着轨道交通2号线、货运通道、324改线工程等城市“大动脉”在海沧快速推进,南北城区将进一步串联。
统筹城乡发展,也是海沧推进协调发展的重头戏。海沧将全面提升城区功能品质,通过环境提升、空间拓展、生态修复、文化织补,加速产城融合,建设有大爱、有品格、有力量的新城区,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的有机融合。
接下来,海沧将以国际化思维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区管理,融入更多旅游会展、人文休闲、生活消费等要素,增强城区承载力和吸引力,使海沧与岛内的“心理距离”进一步缩小,以承接岛内功能和人口的转移。
倡导绿色 生态先行
推动生态环境再上新台阶
漫步“厦门十大最美道路”之一的海沧大道,老树吐出了新芽,花朵展开了“笑颜”,“莫兰蒂”台风后,海沧区全力以赴,第一时间拯救倒伏树木。国庆期间,前来海沧旅游的游客笑着说,“海沧的绿化百闻不如一见,灾后恢复得如此快、如此好、如此美。”
站在造林绿化全省“四连冠”的高起点上,海沧持续做好“绿”的文章。如今,天竺山、蔡尖尾山、大屏山等公园建设提升工作持续推进,在过芸溪流域中下游沿线,一批休闲公园正在建设……
接下来,海沧将下大力气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全面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打造山海湖岛城一体的全域景区格局,推动生态环境再上新台阶。
同时,海沧将深度挖掘“绿色”效益,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按照“现代农村、都市农业、新型农民”的理念,将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美化农村环境,让农民生活舒适、富裕。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培育形成新的旅游热点,实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厚植开放 融合先行
推动改革开放再上新台阶
在位于海沧的中欧(厦门)班列集货仓库,工人们正忙着装运电子、鞋服、五金等货物,这些“厦门造”产品将搭乘中欧(厦门)班列,直达欧洲。
自去年8月运营以来,中欧(厦门)班列以速度快、运费低等优势,深受市场与企业的青睐。中欧(厦门)班列的开通,实现了“海丝”与“陆丝”的无缝对接,今年,该班列被中央正式确定为“国际物流新通道”。
如今,随着中欧(厦门)班列稳步运营,海沧开放的脚步迈得越来越坚实。海沧区表示,接下来将加快营造营商环境、国际化水平的新优势,推动改革开放再上新台阶。
与此同时,海沧将以打造自贸试验区升级版为动力,充分利用与市自贸委的联席会议制度,围绕企业诉求,探索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进一步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和扩大对外开放。
此外,海沧区将继续深化宗亲文化交流,加深两岸民众的血脉亲情,密切两岸社区交流合作,推动台胞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努力把海沧建成台胞在大陆创业就业最活跃、居住生活最舒心的城区。
推进共享 民生先行
推动人民生活再上新台阶
上月底,厦门一中海沧校区初中部教学楼封顶,让人们的目光再度聚焦这一汇聚了高端教育的区域——马銮湾新城。
厦门一中、双十中学、外国语中学,这三所全省知名的中学,均已在海沧设立分校;北师大、华东师大、华中师大国内教育界三大巨头也纷纷扎堆海沧。未来,海沧将坚持“高位嫁接”合作办学,打造高水平、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力争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
共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成果,海沧将在加快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先行一步,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的新优势,推动人民生活再上新台阶,让海沧的发展既有速度,也有温度。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在海沧决策者看来,一个区域的发展离不开人们对区域共同体的认同感。在海沧,耕读文化历久弥新,与近现代海外工业文明汇聚交融。接下来,海沧将依托社区书院,把耕读文化传播开来,形成良好的家风、社风,促进被征地农民和海域退养渔民转产就业,同时推进新厦门人更好地融入海沧,共建和谐幸福家园。
会议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市委坚强领导下,进一步强化敢于担当、履职尽责的优良作风,提升破解难题、着力发展的能力水平,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再上新台阶,把全面建设“五大发展”先行区的各项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相关新闻】
三大行动方案
新鲜出炉
为了给全面建设“五大发展”先行区提供有力支撑,昨日的海沧区委全会上,《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方案》、《关于促进被征地农民和海域退养渔民素质提升与转产就业的若干意见》等三大行动方案同步新鲜出炉。
关键词
创新驱动发展
力争至2020年,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国内创新先进地区水平,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00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0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72%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方面,主动对标国内创新先进地区,加速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升级,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福厦泉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把海沧打造成为创新体系更趋完备、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型经济格局初步形成、创新环境更加优化的高端引领创新之城。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力争经过3年的努力,将海沧区打造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先行区
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着力创新引领,围绕“四创四新”,加速产业重构、业态更新和模式升级,“3+2”产业体系形成并逐步完善,主导产业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二是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企业经营成本进一步降低,获得感、满意度明显提高,营商环境水平处于全市前列。
三是基本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道路网密度、污水垃圾处理能力、防灾减灾能力等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供给有效增加,完整产业社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关键词
农渔民转产就业
到2020年,全区被征地农民和海域退养渔民劳动年龄内未就业人口比重比2015年降低8个百分点以上,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参与率达95%以上
关于农渔民转产就业素质提升,海沧区将以弘扬耕读文化为引领,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为保障,突出人的全面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坚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手抓、两促进”,引导被征地农民和海域退养渔民更加自觉主动地融入城区建设和发展,共享现代文明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