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14号强台风“莫兰蒂”对我市场供应造成严重影响。市商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及时启动防汛防台应急预案,着力做好保供稳价工作,全力开展生产自救,把台风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为恢复生产保障社会民生起到积极的作用。截止目前,全市副食品市场供应充足,交易量基本恢复灾前常态,价格总体平稳;各区商超、农贸市场基本恢复营业,未发现严重哄抬物价、排队购买等极端现象。
一、灾前准备做到“三提前”。一是提前部署预防工作。在9月12日便成立应急领导小组,取消休假,实行24小时应急值守;积极落实防汛防台应急预案要求,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要求各生活物资供应企业加强各项节日及应急物资储备,要求各“菜篮子”基地提早做好防范准备,积极做好抢收,尽量减少损失;建立应急商品数据库,协调商家和生产企业做法食用油、编织袋、方便面、干电池等应急供应准备,做好应急供应准备;加强市场监测预警,从13日起,启动蔬菜、生猪供应价量日监测,及时掌握市场动态。二是提前部署外调蔬菜。通过闽夏、中埔批发市场发挥市场内经营户积极性,提前从外地调入蔬菜。闽夏市场从山东、甘肃、山西、湖北、云南等地加大包菜、白菜、萝卜、土豆等耐储存类蔬菜调运量;中埔市场增加10%-30%的蔬菜供应量,还从云南、福州、南平等地加大水叶菜调运;夏商要求所属42个夏商直控及调控基地加大本地蔬菜供应量,从9月14日凌晨起,所属夏商(中埔)农产品批发市场、闽夏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及夏商民兴超市启动蔬菜保供稳价应急预案。三是提前谋划稳价工作。根据气象部门灾情预报,认真做好研判,及时向市政府建议发改(物价)部门从9月14日起启动平价商店,为期一个月。市政府分管领导倪副市长十分重视,随即批示指示发改(物价)部门启动平价商店,确保灾后第一时间启动平价商店。9月15日,厦门受灾当天,政府平价商店即启动,目前全市平价商店供应充足。此外,还通知冻肉储备企业做好随时启动投放准备。
二、灾期保障做到“三及时”。 一是及时核查灾情。台风过后,即刻对全市62家大型商场超市、31家大型专业店进行跟踪统计,截止18日上报直接经济损失近3亿元,其中国美厦门操作中心仓库彩钢瓦屋顶掀翻,库房砖混墙部分倒塌,损毁各类家电约4.5万台,损失金额预计达1.59亿元。二是及时恢复营业。接到市防汛指挥部关于“三停一休”的通知后,立即通知大型商超解除休市,尽快恢复营业,截止18日,已沃尔玛超市8家,家乐福2家,大润发2家,广物6家,天虹13家,永辉9家,以及夏商20家超市、10家便利店已恢复营业。三是及时解决问题。局领导分头深入走访调研商贸企业,帮助协调解决企业恢复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解决了中埔蔬菜批发市场停电、交通不畅,闽夏批发市场蔬菜临时交易场所,以及亿香屠宰厂、厦门好绿盛公司等企业供水供电问题,确保企业尽快恢复正常生产;同时,帮助企业开通保险受理绿色通道,收集汇总了各商贸企业保险信息及受灾信息,积极协调保险部门落实对参保企业受灾损失的勘察理赔,争取理赔资金早日到位。
三、灾后重建做到“三突出”。 一是突出资金支持。全力帮扶批发市场、应急基地、重点供应企业等“菜篮子”供应重点单位灾后重建,积极向商务部争取公益性批发市场支持资金,同时从“菜篮子”肉菜供应保障资金列出部分资金用于供应重点单位灾后重建。二是突出市场保障。持续跟踪灾后肉菜价量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针对性解决。目前,水叶菜供应偏紧,一方面联系省商务厅帮助协调对接,由夏商从其他市区增加水叶菜调入;另一方面,增加从云南等地调入水叶菜。三是突出舆论宣传。充分应用各种媒体加强对保供稳价工作的宣传报道,特别是加大宣传市委市政府对保供稳价工作的高度重视及采取的有效措施,实行正面引导,让广大市民对“菜篮子”供应更加安心、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