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
本地动态
市场简讯
国际商机
经贸文告
会议回放
外汇牌价
外贸常识
人民币专栏
地区法规
跨境电商
自贸区专栏
   



 

湖北襄阳—厦门—波兰格但斯克港 厦门港开辟内陆新能源汽车出海新路径

   11月1日,一批来自湖北的新能源汽车通过铁海联运从厦门港发往波兰,这是厦门港首单省外“新三样”铁海联运出口业务。

  据悉,这批新能源汽车有26台,自湖北襄阳经铁路运抵厦门后,高效衔接转运至远海码头,随即搭乘中国香港籍“东方芬兰”轮,启程前往波兰格但斯克港。此次首单省外“新三样”铁海联运出口的完成,标志着厦门港成功贯通“内陆—沿海”联动的“新三样”出海通道,为我国内陆地区新能源产业借助沿海港口出口开辟了一条高效便捷的新路径。

  在《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中,新能源汽车在国际海运中被归类为第9类危险货物,通过集装箱船运输需遵循极高的安全规范标准。为确保“铁海联运”各环节安全顺畅衔接,厦门海事部门主动采取“上门教学、云端审核”等举措,全面加强对新能源汽车铁海联运全流程的安全风险防控与监管。

  今年7月,厦门海事局联合厦门市商务局、自贸委、港口局等单位开展专项调研,随后与武汉海事局共同签署《“新三样”出海“直通车”服务合作备忘录》。通过跨区域海事协作,双方合力打通“新三样”产业群的“铁海联运”新通道,实现了“武汉产—厦门出”全流程的“无缝衔接”与监管护航,为此次首单业务的顺利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打通铁海联运的“最后一海里”,厦门海事部门通过内部高效协同与外部紧密联动,构建起覆盖全程的服务保障网络:开展船舶安全专项检查,重点查验承运船舶的关键设备状况及船员的应急操作能力,确保船舶适航、船员适任;并与码头、铁路部门、船公司、货代企业等建立信息共享和联动机制,实时掌握集装箱抵港及装船动态,实现“车、船、箱”之间的无缝衔接,最大限度提升整体物流效率。“我们在船舶进出港、危险货物审批等关键环节开设了‘绿色通道’,使新能源汽车从出厂到出海的整体周期缩短了5至7天,有效按下了出口‘加速键’。”厦门海事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通过一系列“组合拳”,厦门海事部门有效破解了新能源汽车集装箱铁海联运过程中的难点与堵点,将持续推进“新三样”出海监管服务的创新,进一步优化跨区域海事协作机制,吸引更多内陆货源经由厦门港走向世界,为厦门港航经济与外贸进出口持续注入新动能,助力“中国制造”更顺畅地驶向全球市场。
(厦门日报)



 

 



主办单位: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承办单位:厦门市经贸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服务专线:0592-516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