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
本地动态
市场简讯
国际商机
经贸文告
会议回放
外汇牌价
外贸常识
人民币专栏
地区法规
跨境电商
自贸区专栏
   



 

港务物流跨境电商监管中心1月数据亮眼:出口包裹数增长38%

   位于象屿综合保税区内的港务物流跨境电商监管中心,是我市首个设立在临港区域的跨境电商监管场所,也是我市跨境电商海运业务发展的主阵地。记者从中心运营方了解到,今年1月份,中心的跨境电商出口集装箱量同比增长16%,出口包裹数同比增长38%,海转空通道的建设与物流模式的创新成为新增长引擎。
  
  出口包裹数增长38%
  
  上午,在海天码头记者看到,“小三通”航线船舶“进薪轮”停靠在泊位上,今天它将在厦门港完成43个标箱的装载作业量,箱内都是来自福建、广东等地的家居、服装鞋帽、电子产品等跨境电商产品,作业完成后,它将经过约3小时的航程直航前往金门,随后再转运至台湾本岛。
  
  刚刚过去的一月,恰逢农历新年,为保障台湾市场对大陆日用品的需求,港务物流跨境电商监管中心与东渡海关建立高效协同机制,通过放行信息的实时对接,大幅度提升通关效率,也推动跨境电商业务实现“开门红”,出口包裹数增长38%,出口贸易额增长4%。
  
  东渡海关保税监管科副科长 林鸿兵:东渡海关启动跨境电商专项保障预案,实现跨境电商货物“随到随检 即验即放” 尤其在1月电商“年货节”期间。通过落实数字化监管手段 开通“绿色通道”等服务,进一步支撑高频次货物转运,形成规模效应。
  
  海转空通道建设与物流模式创新成增长引擎
  
  数据增长的背后,还得益于企业积极拓展海转空“大三通”航线,通过海运与空运结合,将跨境电商货物经台湾中转至欧美,这一模式对比“空空联运”,全程时效接近,但运输成本更低。此外,监管中心在提供“场站+码头+航线”物流服务的基础上,配合电商企业将物流服务前延至集货仓,实现上门提货。
  
  厦门港务物流保税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林旭峰:菜鸟业务上场站+码头+航线,在前端增加了一个集货仓。通过创新的模式,缩短企业的运输环节,从仓储到配送提升了效率。促进了电商订单履约时效的稳定,这些都有利于保障台湾市场对大陆日用品的迫切需求。
  
  据介绍,自2022年10月港务物流跨境电商监管中心开仓运营以来,跨境电商项目累计对台出口767航次,完成出口集装箱量4.58万标箱,实现港口吞吐量约8.67万标箱。目前每周都有6班“小三通”航线船舶和1班“大三通”航线船舶稳定运营。
(厦视新闻)



 

 



主办单位:厦门市进出口商会  承办单位:厦门市经贸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服务专线:0592-516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