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
本地动态
市场简讯
国际商机
经贸文告
会议回放
外汇牌价
外贸常识
人民币专栏
地区法规
跨境电商
自贸区专栏
   



 

“十三五”期间,厦门港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

   过去的五年,厦门港走出一条腾飞之路:成为排名全球第十四位的千万标箱强港、成为全国邮轮运输试点示范港、获批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成为国际船舶登记船籍港、全国首创“丝路海运”品牌、营商环境建设拿下数个全国“最佳”“第一”、《厦门港总体规划(2035年)》获批、智慧绿色港口建设屡获国内国际大奖……

  “‘十三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厦门港在十大工作方面取得长足进步,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已经从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为新时代特区开放发展积累了强大动能。”厦门港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吴顺彬说。

  “双港”发展突破历史大关

  集装箱干线港、国际邮轮母港,被称为厦门港的“双港”,直观展示发展地位和定位。“十三五”以来,厦门港在“双港”发展方面取得傲人成绩,成为千万标箱强港和中国四大邮轮母港。

  数据看发展:2016年,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960万标箱,2019年则达到1112万标箱。尤其是2017年,厦门港一举突破1000万标箱的年吞吐量历史大关,并在其后的2年保持增长,集装箱吞吐量全球排名从16位提升至14位,稳居全国第7位。今年,厦门港顶住新冠肺炎疫情压力,前三季度同比实现微增,且6-9月连续4个月单月突破100万标箱,为今年全年实现增长夯实基础。

  国际邮轮母港在过去的五年内也经历了飞速发展,成为全国四个邮轮运输试点示范港之一,2019年邮轮艘次突破100艘次、旅客运输量突破40万人次。中国第一艘自主运营豪华邮轮“鼓浪屿”号首航、率先开通“邮轮物供快速通道”、吸引央企合资公司星旅远洋邮轮落户,都是重要发展事件。当前,厦门邮轮产业利用疫情带来的空窗期,积极谋划转型升级。

  开放发展担当“大厦之门”

  作为对外开放的“大厦之门”,厦门港在“十三五”期间加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至今年9月,全港共有航线153条,外贸航线108条(国际96条,内支线12条),内贸45条,通达55个国家和地区的147个港口,其中“一带一路”航线总计65条,途经25个国家和地区的52座港口;2016年以来缔结5个国际友好港,国际友好港总数达15个,对外开放水平稳步提升。

  水运周转量和船舶运力是一项参考数据。与2015年相比,水运周转量从1303.62亿吨公里提高到2019年的2154.33亿吨公里,年均增长13.38%;船舶运力从215.3万载重吨提高到2019年的310.68万载重吨,年均增长9.6%。同时,厦门港也获批成为全国8个国际船舶登记船籍港之一。

  全国首个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航运物流品牌“丝路海运”,自2017年底开行以来,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的重要平台,当前联盟成员已达180余家,共发布5批共计62条“丝路海运”命名航线(厦门港51条)。近五年来,厦门港“一带一路”航线箱量从89.96万标箱提高到146.86万标箱,累计完成461.14万标箱,年均增长13.04%,并实现与中欧班列无缝衔接。

  软硬件水平

  国际领先

  “十三五”以来,厦门港软硬件接待能力始终保持世界一流水平,荣获2019年“中国十大海运集装箱口岸营商环境测评”全国第一。

  硬件方面,当前,厦门港已建成生产泊位17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80个,近五年来完成主航道扩建四期、海沧航道扩建四期等省、市重点工程,可满足世界最大20万吨级集装箱船和22万吨级国际邮轮进出港,公路、铁路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进一步完善。《厦门港总体规划(2035年)》已获部省联合批复,下一步港口建设发展方向更加明晰。

  营商环境方面,厦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被商务部推荐为全国自贸区最佳实践案例;全国首创“港口使费一站式结算平台”;打造“最低收费港口”,实现集装箱进出口合规成本全国沿海主要港口最低。全国首创厦门港航第三方公益性信用评价体系,被国务院确定为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五批改革试点经验之一;挂牌成立全省首家港航调解中心;厦门国际航运中心系统集成创新平台入选全省改革创新第三名。

  绿色智慧

  推动转型升级

  “十三五”期间,厦门港大力推进绿色智慧港口建设,并以此推动“提质增效降本”与产业转型升级。

  在港船舶使用岸电替代燃油机维持设备运作,将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目前,厦门港建成岸电设施14套,率先全国完成三年岸电改造任务。同时,厦门港推广使用纯电动或LNG运输车辆、龙门吊、堆场等实现“油改电”全覆盖,海润码头、远海码头获“2018年亚太绿色港口”称号。

  智慧港口建设方面,厦门港传统集装箱码头已全面迈向智能化,厦门港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传统岸桥远程操控自动化升级项目荣获“中国港口科技进步一等奖”;远海码头继2016年建成国内第一个全自动化码头并投入运营后,于2020年建成国内首个、全球领先的5G全场景应用智慧码头。同时,港口作业单证进入无纸化时代,进出港船舶调度引航实现信息化。

  【点击】

  对台交流

  日益紧密

  “十三五”期间,厦门港对台交流日益紧密。全面推行厦金居民优惠票价,“I海台”票务系统建成并提供公众服务。完成五通客运码头三期工程,建成6个泊位和10万平方米候船楼,满足500万人次/年的客流需求。厦金航线运营船舶10艘,“和平新星”轮等一批新造船投入运营。2016年以来厦金航线客运量累计690.68万人次,对台集装箱运输累计完成103.34万标箱(至2019年)。

  【展望】

  厦门港“十四五”

  工作重点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开局之年。在“十四五”期间,厦门港将从优化港口功能布局、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推进智能智慧转型、促进航运要素聚集、支撑“丝路海运”建设、深化两岸航运合作、做强做优邮轮经济等多个方面扎实开展工作,实现港口航运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优化港口功能布局。东渡港区腾退同益码头、海达码头和东渡21#泊位以北的港口码头,着力发展邮轮产业和高端航运服务业。海沧港区强化集装箱核心港区功能定位,整合调整液化泊位区规模。翔安港区加快启动集装箱码头建设,升级集装箱运输能力。提高港口集疏运体系规划与建设能力,优化港城空间布局,促进港城融合发展。

  (二)提升综合服务能力。着力引入国内外大型港航企业在厦建立区域总部和业务基地,形成港内优势互补、适度竞争的运营模式,提升港口资源市场化配置水平。推进多式联运发展,大力发展水水中转业务,支持陆地港运营,推动区域物流合作,全面提升货源集聚能力。

  (三)推进智能智慧转型。推进港口设备设施智能智慧升级,加强5G应用探索,打造智慧港口“厦门模式”。加快港区信息感知网络建设,深化进出港船舶调度引航系统应用。加快发展港口智慧物流,建设厦门国家物流枢纽信息平台。

  (四)促进航运要素聚集。完善现代航运服务功能,推动传统航运服务业转型升级。培育保税船舶燃料油供应业务,发展航运保险、海事仲裁、航运交易等高端航运服务业,促进要素集聚和功能完善。

  (五)支撑“丝路海运”建设。扩大“丝路海运”品牌影响力,吸收代表性企业加入“丝路海运”联盟。用好过境运输政策,促进“丝路海运”平台与中欧(厦门)班列的结合,开拓沿线国家货源,做大做强“一带一路”物流新通道。

  (六)深化两岸航运合作。开展涉台物流业务合作,打造两岸冷链物流中心。做优厦金客货运航线,巩固对台客货滚装运输。鼓励两岸海事纠纷在厦仲裁,开展对台金融服务。

  (七)做强做优邮轮经济。提升邮轮母港综合设施水平,建立厦门港邮轮服务标准体系。丰富邮轮旅游产品,打造特色邮轮航线。创新邮轮物供监管模式,加快邮轮物供基地建设,发展邮轮配套产业。健全邮轮旅游市场监管机制,创造良好邮轮市场营商环境。
(厦门日报)



 

 



厦门市经贸信息中心版权所有

服务专线:0592-5165190